疾病診療
健康生活
  • 養(yǎng)生
  • 營養(yǎng)
  • 兩性
  • 精神心理
  • 中醫(yī)
  • 育兒
  • 減肥
  • 女人
  • 美容
  • 整形
  • 健康新聞
  • 健康課堂
  • 家醫(yī)互動
  • 即問即答
  • 健康WHY
  • 專家答疑
  • 整形圈
  • 醫(yī)生圈
  • 病友圈
  • 數(shù)據中心
  • 疾病庫
  • 醫(yī)生庫
  • 醫(yī)院庫
  • 藥品庫
  • 整形庫
  • 器械庫
  • 食材食譜
  • 母嬰產品
  • 新聞 視頻 養(yǎng)生 育兒 營養(yǎng) 中醫(yī) 女人 減肥 整形 兩性 婦科 男科 腫瘤 眼科 影像 肝病 骨科 糖尿病 心血管 論壇 即問即答

    癲癇醫(yī)院 | 白癜風醫(yī)院 | 皮膚病醫(yī)院 | 寧波耳鼻喉 | 性病醫(yī)院 | 東莞耳鼻喉 | 癲癇病 | 整形美容 | 不孕不育 | 廣州耳鼻喉 | 太原耳鼻喉 貴州耳鼻喉 | 長沙耳鼻喉
    成都男科 | 深圳男科 | 廣州婦產 | 廈門婦科 | 陜西男科 | 西安胃病 | 武漢醫(yī)院 | 杭州男子醫(yī)院 | 長沙婦科 | 喀什婦科 | 北京糖尿病 | 烏魯木醫(yī)院 | 男科陽痿
    首頁 > 疾病大全 > 眼科頻道 > 眼科知識 > 原因 > 正文

    探究近視的成因

    2012年10月28日  來源:國際眼科網    家庭醫(yī)生在線整合    我要評論(0)條評論  

      如果還能被稱作是病的話,近視毫無疑問是中國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青少年中近視發(fā)病率高達60%,其中18歲以上的青少年近視發(fā)病率更是高達75%。同時,美國眼科學會公布的數(shù)據指出世界上1/4的人口患有近視,患者人數(shù)超過10億。

      然而,作為如此普遍的一種疾病,近視的發(fā)病機理,目前仍然沒有定論。

      在討論近視成因之前,我們有必要確認一下近視的定義。

      近視主要的定義是由無限遠來的平行光或影像聚焦成像在視網膜的前面,而造成遠視力明顯下降,而近視力基本正常的一種眼疾,如果還不明白,請復習一下初中物理的光學部分。而近視又分為屈光性近視和軸性近視,前者較后者十分罕見。作為最常見的近視類型,軸性近視是由于眼軸變長造成影像無法落在視網膜上。所謂眼軸,就是眼球的前后軸,正常人的眼軸長一般在23.0至 23.5毫米,平均近視每增加一百度,眼軸增長0.37毫米,這也是近視,特別是重度近視患者眼球突出的原因。

      近視,學識的標志?

      這恐怕是過去最主要的關于近視成因的說法。因為據西方人調查,沒有接受系統(tǒng)教育的人群中近視的發(fā)病率僅有2%,而在城鎮(zhèn)中長大,接受了系統(tǒng)教育的人中有大約三分之一帶上了近視鏡。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約翰·安吉(John F Angle)博士在1978年發(fā)表的一篇名為《年齡、閱讀與近視》(Age Reading and Myopia)的文章中指出,經過他對若干12-17歲的美國青少年做的研究,平均每多學習一年,近視度數(shù)提高22度。基于這種顯而易見的關系和普遍的文化認同(聯(lián)想一下5、60年代的影視作品,知識分子跟眼睛是從不分離的),英國的羅琳女士讓小哈利波特戴上了近視鏡,雖然這會讓他在騎掃把飛來飛去的時候稍感不便。

      近視,甜蜜生活的標志?

      1969年,以F A·楊(F A Young)教授為首的科研小組對因紐特人的視力狀況作了調查,11-40歲的因紐特人284個人中有149個近視眼;而在41歲以上的因紐特人中,131個人中,只有兩個。由于年老的因紐特人過去散居,幾乎沒有受過任何教育,而年輕人已經過上了定居生活,接受了標準的美式教育,楊教授和他的同伴自然也成了近視教育決定論者。不過,事情似乎沒有那么簡單。人類學家V·斯特凡森(V Stefansson)在1919年出版的《我與愛斯基摩人的生活》(My life with the Eskimo)一書描述了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的舊稱)每天花費大量時間在漫漫極夜的暗淡光線中制作工具、縫補衣物。這些工作與在學校中埋頭讀書比起來,眼睛似乎也輕松不到哪兒去。

      其實,早在1966年,E·凱斯(E Cass)博士就提示,可能是因紐特人的飲食結構變化導致了近視的高發(fā)——僅僅是上個世紀初,因紐特人的食譜才由魚和海豹肉變成了面包、麥片、土豆和糖——這些甜蜜的碳水化合物。

      200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L·柯戴(Loren Cordain)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對全球229個土著部落進行的研究更加支持了這一假說。他說:“在瓦努阿圖島上,孩子們接受每天八小時的義務教育,但是他們的近視發(fā)病率僅僅有2%。他們與歐洲人的區(qū)別就是食譜,他們吃魚,木薯和可可,從來不吃白面包。

      柯戴教授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高糖飲食與近視是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發(fā)生聯(lián)系的。淀粉、蔗糖這些碳水化合物可以刺激身體產生大量的胰島素,而胰島素水平的升高又導致IGF的增加。IGF是我們身體生長的重要因子,它不但可以讓我們長高長胖以及促進性成熟,同樣可以讓眼軸變長?麓鹘淌诘暮献骰锇,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的布蘭德·米勒博士(Brand-Miller)指出,人們早就發(fā)現(xiàn)近視的孩子一般說來比較高而且更早熟。

      近視,基因決定論?

      隨著人類基因組逐漸被破譯,人類刨根問底的本性就獲得了一個更大的發(fā)揮空間。人們越來越相信,人類的一切表象,必有一個基因的本質。近視也不例外。我們靠日常經驗不難發(fā)現(xiàn),有些家伙,不管怎么玩兒命的吃糖、沒日沒夜的看書、通宵玩電腦,就是目光炯炯。倫敦圣托馬斯醫(yī)院的科研人員對比了506對雙胞胎,發(fā)現(xiàn)一個叫做pax-6的基因似乎與近視關系密切。pax-6是一個普遍存在于各種動物的與眼睛發(fā)育有關的基因,比如在果蠅中,研究人員對pax-6做一下手腳,就可以讓它的腿上生出眼睛來。如果pax-6發(fā)生了變異,一般會導致眼球缺失,所以研究人員認為,很可能是pax-6的一個調控區(qū)域決定了近視的發(fā)生。

      我國中山大學的葛堅教授的另一項研究也提示了pax-6跟近視的相關性。他的研究團隊通過給獼猴戴眼鏡、將獼猴關禁閉(讓它們不得不整天看近處的東西)等方法,讓它們變成近視。葛堅教授發(fā)現(xiàn),這些近視了的獼猴的pax-6基因無一不變得活躍起來。

      這似乎可以解釋為什么人群中總有2%左右的先天性近視患者和有些人為什么不容易得近視。

      任何決定論都是片面的

      pax-6基因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認識近視,不過,它還不能解釋為何近百年來近視發(fā)病率的飆升。我們的哲學教育告訴大家,任何變化都是內因和外因互相作用的結果,近視也不例外。飲食結構的變化讓我們體內的IGF升高;生活空間的縮小,書本、報紙、電視、電腦、手機,讓我們眼睛總是看近處;人工照明的出現(xiàn)大大增加了人用眼的時間…這一切都使得我們的pax-6或是別的什么基因發(fā)生了變化,從而讓人人都變成了“知識分子”。

    (責任編輯:張燕君 )

    網友評論

    還可以輸入2999個字符
    已有2999條評論 點擊查看>>

    x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