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骨科頻道 > 骨科疾病 > 骨質疏松 > 正文

骨質疏松癥的飲食療法 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分析

2016-04-18 10:21:07      家庭醫(yī)生在線

骨質疏松癥,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在多數骨質疏松中,骨組織的減少主要由于骨質吸收增多所致。

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

骨質疏松是生命進程中許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影響疾病進程的因素被稱為“危險因子”:

1、 骨質疏松家族史或多次骨折史。

2、 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可的松或潑尼松等。

3、 原發(fā)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

4、 早年45歲前閉經手術或生理性。

5、 性激素水平降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男性雄激素水平降低。

其他影響因素有活動少、膳食中鈣和維生素D、維生素K攝入不足、飲酒、吸煙、長期飲含咖啡因的飲料咖啡、茶或可樂等、胃切除術史、長期應用某些藥物如含鋁抗酸藥、抗驚厥藥、肝素和甲氨蝶呤等,身材瘦弱也是易患因素。這些危險因素中除遺傳等生理因素外,生活習慣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地區(qū)的調查也表明膳食中葷菜及乳類攝入充分者其骨骼癥狀發(fā)生率低于膳食中以素菜為主者。雖然尚無足夠的科學數據證實上述因素可以預兆骨質疏松,但是如果同時具備多種因素,患骨質疏松的概率增加,然而必須經過活體內的骨質量測定方能確診骨質疏松癥。對這些易患因素的認識將有助于我們防治骨質疏松。

骨質疏松癥的飲食療法

1、補充鈣

人體小幾乎99%的鈣存在于骨俄中,所以鈣的新陳代謝與骨質疏松間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有實驗證明當人體血液內的鈣呈負平衡時,骨倍內的鈣以每日25毫克的速度向血液釋出,久而久之骨酪明顯脫鈣,造成骨質疏松,所以避免造成鈣負平顴是防止骨質硫松的起碼保證。一般認為,提高鈣的攝人且,特別是對處于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兒童和少年來說,保證鈣的攝取量是保證其成長和防止骨質疏松的必要措施,另外在哺乳期增加鈣的攝取也可減少骨鈣的流失。

2、補充維生素C

膠原是構成骨質的重要物質,足夠的維生素c對膠原合成時所需的一種重要酶的活性是必要的。因此,維生索C不足可能會導致骨質琉松癥,而且補充維生素C是非常安全的。雖然維生素C的臨界缺乏對骨質硫松癥有多大影響并不明確,但為了防備萬一,服用一些也是值得的。

3、多食用枸杞記子

枸杞子是常用的補肝腎之品,現代常被民眾選來做B常補晶之用,其久服有滋腎、補肝、強筋壯骨及潤肺、明目的功效,有延年益壽之功,常用來治療頭暈眼花、耳鳴、遺精、腰膝酸軟、疼痛等病癥,因其含有胡蘿卜震、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鈣、磷、鐵、亞油酸等營養(yǎng)物質。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