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知識 > 疾病癥狀 > 正文

1%感冒可引發(fā)心肌炎 心肌炎主要癥狀有哪些?

2015-10-09 09:05:56      家庭醫(yī)生在線

雖然感冒可能引發(fā)心肌炎,但是幾率比較低。人的一生得感冒次數(shù)可以說是多不勝數(shù),但由感冒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幾率不到1%。而十歲左右的小朋友則是該病高發(fā)人群,無論什么年齡段的人得感冒,都有發(fā)展成心肌炎的可能性,但是因為10歲左右的小朋友都在上學,功課繁重,抵抗力較弱,又喜歡到處跑,容易感染感冒病毒。

如果感冒后又不注意休息,病毒就很有可能侵犯心臟,一般會有以下癥狀:

輕度癥狀:感冒后1-3周開始出現(xiàn)乏力、頭暈、胸悶之感,患者總覺得自己很累。

重度癥狀:胸痛、氣促、心律失常、心衰、早搏。

臨床中,患者多在感冒后的1-3周出現(xiàn)心肌炎癥狀,也有少數(shù)患者一感冒就出現(xiàn)心肌損害。有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癥狀特別輕,不會出現(xiàn)任何不適,注意休息,疾病便自愈了。另外,有的患者在多年后的體檢,甚至尸檢才發(fā)現(xiàn)曾得過心肌炎。病毒性心肌炎是可治愈性疾病,患者可以恢復正常,不會復發(fā),不留任何后遺癥。關鍵在于認清上述癥狀,及早采取處理措施。

心肌炎的臨床癥狀有哪些?

(1)胸痛:大多數(shù)病人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有瀕死感,持續(xù)時間超出30分鐘,多為數(shù)小時,甚至數(shù)日,休息和服用硝酸酯類藥物不能緩解。疼痛可為束縛的、壓榨的、阻塞的、鉗緊樣的,亦可為刀割、針刺和燒灼樣,常位于胸骨后、心前區(qū)或前胸部兩側、向左肩或左前臂尺骨端放射,在左手腕部甚至手指亦可產生刺痛感或麻木感,亦可放射至食管、上腹部、頸部、上腭及肩胛區(qū)或左肩胛骨等部位。某些病人,尤其是老年人,可無胸痛而表現(xiàn)為憊性左心衰竭,胸部緊縮感或極度虛弱等癥狀。

(2)其他系統(tǒng)的癥狀:半數(shù)以上的透壁性心肌炎和有嚴重胸痛的病人出現(xiàn)惡心和嘔吐,偶爾有腹瀉,尤其多見于下壁心肌炎者。其他尚有大汗淋漓、虛弱無力、眩暈、心悸等癥狀。腦栓塞或其他部位的栓塞可作為心肌炎首發(fā)癥狀,但屬罕見。

(3)無痛性心肌炎約占20%,尤其多見于糖尿病、老年人或服β受體阻劑者,也可發(fā)生于手術后,大多數(shù)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或嚴重心律失常,并可引起猝死。不典型者約占10%,疼痛可被充血性心力衰竭、腦血管意外、恐懼和精神緊張、躁狂、暈厥、極度虛弱、急性消化不良和周圍動脈栓塞等癥狀所掩蓋。還有疼痛部位不明確,疼痛性質和程度較既往的心絞痛無明顯改變。

心肌炎主要是休息和對癥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除了發(fā)病前幾天有感冒的癥狀外,還有持續(xù)心慌、氣短、血壓低、易出汗、疲乏無力、胸悶以及心前區(qū)壓迫感。重者可有呼吸困難以及心臟衰竭表現(xiàn)。檢查時可發(fā)現(xiàn)患者第一心音減弱和出現(xiàn)第四心音。心電圖上可有心跳過緩或過速,T波低平、變尖或倒置。也可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房室傳導阻滯等。

目前,對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療沒有特殊辦法,主要是強調早休息和對癥治療,急性期可采用抗毒藥物治療,如金剛烷胺、阿糖胞苷和干擾素等。作為患兒的家長,應注意下列各項:

1、休息。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以減輕心臟作功的負擔,并減少心肌的氧耗量;輕癥者和一般病例應休息3?4周,對于有心功能不全的重癥病兒,臥床至少3個月或待心功能恢復正?;驍U大的心臟回復后,可逐步開始從室內而至室外活動,活動量逐漸增加。若活動后反應良好,學齡小兒可繼續(xù)上學,無需成年累月臥床不起。

2、飲食。宜選擇清淡、易于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果汁、蔬菜、蛋、鮮奶、魚及肉類、面食軟飯等),每餐根據(jù)小兒胃口,少量多餐,逐漸恢復正常的膳食。

3、若患兒煩躁不寧,給予言語慰籍和鼓勵,有疼痛的肢體和部位可給予按摩,需用鎮(zhèn)痛或鎮(zhèn)靜劑時,可選用阿司匹林、巴比妥類藥物。

4、積極配合各項治療措施。主要有:①維生素C靜脈點滴,每日每公斤體重100~200毫克加入葡萄糖液中,連點2-3周;⑧保護心肌的能量合劑輔酶Q10肌注或口服,也可用改善心肌代謝的藥物1,6-二磷酸果糖;②特殊的抗心律失常藥及免疫抑制劑,應由??漆t(yī)生根據(jù)病情,決定用藥方案。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