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呼吸科 > 正文

老年肥胖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2014-06-01 20:16:16      家庭醫(yī)生在線

肥胖是機體脂肪細胞數(shù)量增加或體積肥大使體內脂肪堆積過多和(或)分布異常,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的病理狀態(tài)。另一方面,肥胖癥又是多種復雜情況的綜合體,如它需要與2型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缺血性心臟病等集結出現(xiàn),因而它又是一個慢性的代謝異常疾病,無明顯病因可尋者稱單純性肥胖癥,肥胖還可作為某些疾病(如下丘腦-垂體的炎癥、腫瘤、創(chuàng)傷,庫欣綜合征,甲狀腺功能減退癥、性腺功能減退癥)的臨床表現(xiàn)之一,又稱為繼發(fā)性肥胖癥,老年人肥胖癥指的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出現(xiàn)或存在的肥胖。那么,老年肥胖癥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老年肥胖病的治療目標是減輕多余的體重??刂企w重的策略包括改變膳食,增加體力活動,改善生活習慣和觀念。治療上強調以行為、飲食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使患者自覺地長期堅持,且不應依賴藥物,以避免發(fā)生副作用。

1。常規(guī)治療 治療肥胖癥首先應控制飲食。

(1)行為療法:應逐步推廣。除由內科醫(yī)生、心理學家、營養(yǎng)醫(yī)師和護士組成指導小組外,還應取得家庭配合,指導病人制訂計劃,改變進食行為,并定期檢查執(zhí)行計劃的效果。除計劃吃什么、吃多少外,還應注意進食方式和環(huán)境,例如增加咀嚼次數(shù),減慢進食速度,避免進食時邊看電視或邊聽廣播,并在疲乏、厭煩、抑郁期間進食時應克服沖動。

(2)飲食療法:合理的飲食是防治老年肥胖癥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由于許多患者將飲食療法誤以為“嚴格控制主食、放寬副食”,而長期接受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果導致病人難以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甚至由于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引起或加重高脂蛋白血癥、增加胰島素抵抗,促進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腎病等血管并發(fā)癥。而飲食控制過嚴,膳食結構不合理,各種營養(yǎng)成分攝入不足,患者長期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結果造成營養(yǎng)不良,甚至發(fā)生饑餓性酮癥,周圍神經(jīng)病變等。因此,營養(yǎng)過?;颉梆囸I療法”對老年肥胖癥都是不利的。必須加強對老年肥胖患者及危險人群的飲食管理與指導,提高病人的主動參與意識,避免盲目追求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糾正錯誤的營養(yǎng)觀念及某些模糊認識。堅持老年肥胖患者的營養(yǎng)飲食治療基本原則:

①保證各種營養(yǎng)素的平衡和代謝的需要,既要使老年肥胖者獲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又要保持正?;驑藴鼠w重,維持健康和正常工作。

②根據(jù)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勞動強度確定總熱量,肥胖或超重者以低熱量飲食(1000~1400kCal/d,合4182~5854kJ/d)為宜,并主張總熱量的限制要逐漸進行,體重降低不宜過快過猛,否則患者難以忍受與堅持。

③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在確定總熱量后,對三大營養(yǎng)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纖維素進行合理的搭配,目前WHO主張,在總熱量限制的前提下,適當放寬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可占總熱量的55%~65%,主要選擇復合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可溶性食物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豆類、小麥、大米、根莖類、及硬果類等。并提倡高纖維素飲食。這些高纖維素雖屬多糖類食品,但產(chǎn)生熱量很低,對胰島素的分泌幾乎無作用,高纖維素飲食可通過延緩和減少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緩解和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同時降低血脂及減肥。高纖維食品包括:谷物類(稻米、蕎麥、燕麥、玉米、新鮮水果等)、豆類、海藻類、綠色蔬菜、南瓜等。WHO推薦的總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7~40g/d,其中可溶性纖維素為22~32g/d。目前認為,飲食中蛋白質應占總熱量的15%以下,而美國ADA則提倡肥胖者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天0.8g/kg體重,應適當選擇高含必需氨基酸和質量較高的動物蛋白質,如瘦肉、魚類、蛋類、無皮雞肉、牛奶、低脂奶酪、酸乳酪、堅果等。肥胖尤其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癥、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者、脂肪攝入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5%~30%,其中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羊油、牛油、乳油等)不宜超過1/3,以下飽和脂肪酸與多鏈不飽和酸的平衡。老年肥胖患者不論有無糖尿病或高血壓都要限制飲酒,并控制鹽的攝入量。如合并高血壓,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少于3~6g。總之老年肥胖患者的飲食必須注意營養(yǎng)平衡,飲食結構應多樣化,以植物性食品為主,適當限制蛋白質,嚴格限制脂肪,酒類及含糖飲料,提高纖維素飲食,降低食鹽攝入量。

(3)運動療法:運動也是肥胖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長期堅持適量運動,可增加脂肪細胞酶的活性,加速脂肪分解,具有良好的減肥作用,同時還可增加胰島素受體數(shù)目,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對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或高脂血癥的患者有助于降低血糖、糾正脂代謝紊亂,預防或延緩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

運動療法適應于所有單純老年性肥胖患者。運動形式因人而異,個體差異很大。必須根據(jù)患者的年齡、體質、個人生活或運動習慣、社會、經(jīng)濟、文化背景等不同而酌情選擇。如快步行走、太極拳、體操、爬樓梯、平道自行車以及輕微的家務勞動等低強度的運動適應于年齡大、體質較差的患者。慢跑、擦地板、登山、各種球類及較重的體力勞動等中度強度的運動則適應于年齡較輕、體質較好的患者。

運動量是運動方案的核心,運動量的大小取決于運動強度和時間,在擬定和實施運動計劃的過程中,必須遵循個體化差異、肥胖程度,由輕到重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應先從低強度運動(最大耗氧量<40%)開始,運動時間為5~10min,當病人自我感覺良好并能持續(xù)適應運動的情況下,可逐漸進入中等強度的運動(最大耗氧量50%~60%)20~30min,長期堅持1次/d。體重指數(shù)(BMI)30或中、重度肥胖者,可進行中等甚至高強度(最大耗氧量60%~80%)的運動,每周運動熱量消耗至少900kCal其減肥作用最好,在整個運動過程中及運動后要重視病人的自我感覺,當發(fā)生嚴重呼吸費力或胸前壓迫感,頭暈、眼花、出大汗、面色蒼白等現(xiàn)象或不能耐受運動者應立即停止運動。

對有文化或訓練有素的肥胖患者,應進行必要的運動知識教育,幫助病人學會計數(shù)運動前及運動中的脈率(心率),尤其要記錄靜息脈率(晨間起床前安定狀態(tài)下的心率),以及運動中的最快脈率。并指導病人掌握運動強度的簡便計算方法,例如,中等強度的運動,其最大耗氧為50%,可按下列公式計算:0.5×(最大脈率-靜息脈率)+靜息脈率=中等強度的脈率數(shù)。當運動中最大心率不明時,也可根據(jù)220-病人年齡=運動中最大脈率 掐算。當然此種粗略的計算方法不如直接測量運動中實際最大心率準確。因此,最大脈率應盡量從病人運動中獲得。

(4)藥物療法:單純肥胖甚至伴有胰島素抵抗或糖耐量異常者,長期堅持飲食及運動治療,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體重,降低胰島素抵抗,改善或部分逆轉耐量異常。一般不主張應用減肥藥物,而且目前社會上廣為宣傳的非處方用藥,所謂“祖?zhèn)髅胤健鄙踔林形魉幓祀s制劑。成分復雜,并非經(jīng)過嚴格的實驗研究與科學論證,而標新立異的投放市場,其療效短暫或無效,甚至發(fā)生眾多嚴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對于肥胖病人經(jīng)合理的飲食、運動治療未能達到滿意控制者,可考慮選擇藥物輔助治療。藥物治療只能作為膳食控制與運動治療肥胖的輔助手段,在下列情況時可加用藥物治療:

①饑餓感明顯或食欲亢進導致增重。

②有糖耐量減低,血脂異常和高血壓。

③有嚴重骨關節(jié)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并發(fā)癥。

常用減肥藥包括3大類:

第一類:中樞神經(jīng)作用減肥藥。在這類藥物中主要有:

影響兒茶酚胺類藥物(苯丙胺類):主要是促進中樞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釋放,興奮中樞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阻斷神經(jīng)末梢對去甲腎上腺素的再攝取,抑制攝食中樞使食欲下降。此類藥物的副作用有:易激動、失眠、頭暈、欣快感、心率加快、血壓升高、頭痛、出汗、惡心、嘔吐、腹瀉等。

影響5-羥色胺類藥物(芬氟拉明):促進5羥色胺釋放,抑制神經(jīng)末梢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增強飲食中樞的利用,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副作用有:口干、乏力、抑郁、胃腸道反應等。最近報道有與藥物相關的原發(fā)性肺動脈高壓及心臟瓣膜肥大,目前已退出歐美等國市場。

同時影響兒茶酚胺、5-羥色胺類藥物(西布曲明):抑制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的再攝取促進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血脂。副作用有:興奮、失眠、出汗、便秘、惡心等。

是一種促代謝藥物,通過增加脂肪組織的產(chǎn)熱和脂肪分解作用,提高機體代謝率,增加熱量輸出,減輕體重。

其他中樞性食欲抑制劑:瘦素kptin、瘦素受體激動藥、飽滿素Satietin、神經(jīng)肽丫受體拮抗劑等新的減肥藥正在研究與開發(fā)。

第二類:非中樞神經(jīng)作用減肥藥:

胃腸道脂肪酶抑制藥:減少脂肪攝入。

葡萄糖苷酶抑制藥:減少糖類物質的攝入和吸收。

作用于胃腸道系統(tǒng)的藥物(二甲雙胍):可能對2型糖尿病,多囊卵綜合征的病人能有效地控制體重。對IGT病人干預治療有效,亦可單獨用于治療肥胖。此類藥物不僅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藥物,因為它可以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減少腸道葡萄糖的吸收,所以尤其適應于肥胖伴有胰島素抵抗或IGT者。

胃腸動力調整藥:大黃制劑,紅曲提取物(脂必妥,紅曲)。

腺苷受體拮抗藥:麻黃堿、咖啡因、茶等能刺激脂肪氧化、增加能量消耗。

β3-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藥:增加白色脂肪組織的脂解和棕色脂肪組織的熱生成,降低脂肪蓄積。因而具有良好的減肥作用。

第三類:中藥。中國肥胖分型和治療大致可以分成:

脾虛濕阻型:防己黃長湯、澤瀉湯。

胃熱濕阻型:防風通圣散、小承氣湯。

肝郁氣滯型:大柴胡湯、大承氣湯。

脾腎兩虛型:五味異功散、參苓白術散。

(5)手術減肥:目前認為較為成熟的手術方式:如胃成形術、胃旁路術、胰膽旁路術、胃內氣囊放置術等,其主要減肥原理是通過手術來限制食物攝入、誘導“傾倒綜合征”,選擇性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與吸收,主要適應于頑固性重癥全身性肥胖。而局部脂肪堆積癥及局部皮膚脂肪松弛者,可分別采取脂肪抽吸或皮膚脂肪切除術,但必須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手術可以減去更多的體重,但很復雜,需要大量的專業(yè)人員,反彈也比較常見,因此,手術減肥一般只限于少數(shù)嚴重肥胖病人。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