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便秘生理因素
寶寶出現(xiàn)便秘,許多媽媽都以為是太熱氣了,上火了,其實便秘可能由許多原因引起:①飲食不足:進食太少,大便隨之減少,長期飲食不足,可致營養(yǎng)不良,腹肌和腸肌瘦弱,蠕動無力,引起頑固便秘;②食物成分結構不良:這與大便的性質密切相關,如果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過高、食物中缺乏渣滓……[詳細]
寶寶是否便秘,不能只依據(jù)排便頻率為標準,而是要對寶寶大便的質和量進行總體觀察,并且要看對寶寶的健康狀況有無影響。每個寶寶各自身體狀況不同,因而每日正常排便次數(shù)也有差別。
如果寶寶出現(xiàn)以下情況,那就要考慮寶寶是不是出現(xiàn)便秘了:
1.大便量少、干燥;
2.大便難于排出,排便時有痛感;
3.腹部脹滿、疼痛;
4.食欲減退。
在每天早餐后30分鐘時,媽媽可以用手掌在孩子的臍部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推揉按摩15分鐘左右,幫助孩子的腸管蠕動,促使腸胃對食物的消化。如此堅持數(shù)周,對改善寶寶便秘會收到很好的效果:首先,把寶寶的四個小手指合并,用尺子測量出食指到小指的寬度,把這個數(shù)字記下來……[詳細]
針對嬰幼兒的便秘的成因,從調整合理的飲食結構和生活習慣方面入手是最為理想的治療方法,具體做法:首先,把喂養(yǎng)嬰兒的牛奶適當沖稀一些,增加寶寶水分的吸收,同時添加一小塊奶糕或提高牛奶中的糖分的份量(100毫升牛奶中加糖至10~12克)……[詳細]
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因進食后腸蠕動加快,常會出現(xiàn)便意,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后讓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訓練時間一般選在每次主餐一小時以內,父母可以讓寶寶在便盆上坐便至少10分鐘,并在旁邊發(fā)出一些……[詳細]
(1)患兒仰臥,家長用大拇指點揉中脘、天樞、足三里穴,每穴1分鐘
(2)患兒仰臥,家長用兩手掌根著力,自膻中穴開始,往下按撫至臍下關元穴,反復操作10次。然后兩手全掌著力交替進行,沿升、橫、降結腸途徑反復運摩5分鐘。手法要輕快、柔和、深淺適度,橫結腸壓力宜重,降結腸壓力宜輕。
(3)患兒俯臥,家長用大拇指推下七節(jié)骨500次,揉龜尾1分鐘。
(1)患兒仰臥,家長用掌根順時針摩中脘5分鐘,然后用拇指和中指點揉雙側天樞穴3分鐘;
(2)患兒俯臥,家長用大拇指自上向下推七節(jié)骨400次,點揉脾俞、大腸俞各1分鐘。
位置:大椎至尾骨端成一直線;
手法:捏法——常用于脊背部,又稱捏脊法。拇指在后,食、中指在前,三指同時用力拿捏皮膚,雙手交替捻動,緩緩前移。[詳細]
懸賞 健康豆
策劃:方徽雯 編輯:方徽雯 主編:杜麗華 監(jiān)制:鄒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