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治療 > 降糖藥 > 正文

常用降糖藥有四種 五類患者不宜服用

2016-04-26 07:01:22      家庭醫(yī)生在線

口服降糖藥是治療糖尿病的主要藥物,目前大多數糖尿病患者都用口服降糖藥進行治療。如果有人要問您會吃降糖藥嗎?或許您會覺得可笑,可現(xiàn)實生活中還真不是那么回事。一些患者不了解所服藥的藥理特性,以為可以隨便服用,結果有的藥效降低,有的發(fā)生毒副作用或不良反應,甚至可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危及生命。

常用降糖藥有什么?

一、促胰島素分泌劑:這類藥物主要刺激胰島素的分泌,可分為磺脲類和格列奈類。

磺脲類:具有中等降糖作用,主要通過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來降糖。按其發(fā)明的前后可分為三代,第一代有甲磺丁脲(D860)和氯磺丙脲,后者降糖作用可持續(xù)36~60小時,為降糖藥中作用最長者,易引起低血糖,臨床現(xiàn)已棄用。而甲磺丁脲作用溫和、價廉,一直沿用至今,目前主要在農村基層和經濟水平較低的人群中應用。第二代磺脲類降糖藥作用比第一代強,降糖效果受其他藥物影響和干擾少,副作用輕且少,按降糖作用由強到弱依次為格列苯脲(優(yōu)降糖)、格列波脲、格列吡嗪(秦蘇、美吡達、迪沙、瑞易寧)、格列齊特(達美康)、格列喹酮(糖適平)類。

格列苯脲作用強而持久,屬長效藥,降糖作用強,但易出現(xiàn)低血糖,尤其是老年人;格列吡嗪屬短效藥物,降糖作用也較強,對降低餐后高血糖效果好;格列齊特屬中長效藥,降糖作用溫和,降糖效果亦較好,適合老年人;格列喹酮屬短效藥,作用也最弱,是唯一不主要經腎臟排泄的磺脲類藥物,為糖尿病腎病的首選藥物。第三代指新推出的格列美脲,既促進胰島素分泌又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屬長效藥,每天一次,降糖作用強,較少發(fā)生低血糖,是一種較好的降糖藥。

為使全天保持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有效控制血糖,減少低血糖發(fā)生,現(xiàn)已有磺脲類品種的緩(控)釋劑型面世,如瑞易寧、達美康緩釋片等?;请孱愔饕饔糜趩斡蔑嬍晨刂茻o效而胰島功能尚存的輕、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但長期應用可促進β細胞衰竭。

格列奈類:作用機制與磺脲類相似,其有“快進、快效、快出”的作用特點,有效模擬胰島素生理分泌,對β細胞有保護作用,克服了磺脲類的缺點。較少發(fā)生低血糖,因其92%經肝膽代謝,更適合老年和糖尿病腎病患者。

二、胰島素增敏劑:這類藥不增加胰島素的分泌,而是通過加強胰島素的作用而發(fā)揮治療作用,直擊2型糖尿病的胰島素抵抗,保護β細胞功能,不會發(fā)生低血糖,主要有羅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三、雙胍類:主要有二甲雙胍(格華止、美迪康)和苯乙雙胍(降糖靈),不刺激胰島素分泌,主要是增加外周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和對胰島素敏感性,因此也有人將它歸類到胰島素增敏劑,可改善胰島素抵抗,保護β細胞,同時有降體重、降血脂作用,現(xiàn)已成為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藥物,不會發(fā)生低血糖,可使胰島素敏感性增加20%~30%。單用磺脲類不能獲得滿意血糖控制者,聯(lián)用二甲雙胍后,血糖可再降低20%。二甲雙胍還可用于糖耐量低減治療,以防止其發(fā)展成為糖尿病。

四、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通過延緩糖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具有降低餐后高血糖的作用。因不增加胰島素分泌,故不易發(fā)生低血糖。降糖作用較弱,主要配合其他藥物治療,使血糖趨于平穩(wěn)。單用于輕癥經飲食控制而餐后血糖仍高者,是我國唯一擁有糖耐量低減適應癥的藥物。

五類糖尿病患者不適合服藥

很多糖尿病患者在控制血糖上,一般會采用上面的藥物治療。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適合服用降糖藥。具體人群主要為以下五種:

1、比較嚴重的糖尿病慢性并發(fā)癥,特別是發(fā)展到3期或3期以上的腎臟及眼底病變者應停用口服降糖藥,改用胰島素治療。

2、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如感染、糖尿病酮癥酸中毒、高滲性非酮癥糖尿病昏迷等病人使用口服降糖藥效果很差,最好不用。

3、肝、腎功能不全者不用或慎用口服降糖藥,口服降糖藥全部都須肝臟代謝,大多數都要經腎臟排出,肝、腎功能不好的病人服用口服降糖藥可能發(fā)生藥物積累中毒或發(fā)生低血糖癥。

4、糖尿病孕婦應一律停用口服降糖藥,以免血糖控制不佳,同時引起胎兒發(fā)育有異常,因為口服降糖藥能通過乳汁排泄,所以喂奶的女性也不要服用口服降糖藥。

5、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病人不宜單用口服降糖藥,當然雙胍類降糖藥及拜糖平與胰島素合用還是很有效的。

(責任編輯:潘瑋璐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