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腎病科 > 腎病知識 > 腎病癥狀 > 正文

尿酸性腎病的五大癥狀

2014-08-23 08:23:39      家庭醫(yī)生在線

尿酸性腎病是由于血尿酸產生過多或排泄減少形成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通常稱為痛風腎病,臨床表現可有尿酸結石,小分子蛋白尿、水腫、夜尿、高血壓、血、尿尿酸升高及腎小管功能損害。尿酸性腎病可有兩種腎損害:①形成尿路結石;②尿酸所致腎實質損害。本病西方國家常見,國內以北方多見,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肥胖、喜肉食及酗酒者發(fā)病率高。男女之比為9:1,85%為中老年人。本病如能早期診斷并給予恰當的治療(控制高尿酸血癥和保護腎功能),腎臟病變可減輕或停止發(fā)展,如延誤治療或治療不當,則病情可惡化并發(fā)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而需要透析治療。

尿酸性腎病主要有以下五種。

尿酸性腎病的癥狀一:急性尿酸性腎病

起病急,多見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惡性腫瘤放療、化療后。臨床表現為少尿甚至無尿,以及腎功能急劇惡化(即急性腎功能衰竭)。尿中可見大量尿酸結晶和紅細胞。如不及時治療,則病情繼續(xù)惡化,患者最終死于腎功能衰竭。

尿酸性腎病的癥狀二:急性高尿酸血癥腎病

專家表示,該病起病較急,由于大量尿酸結晶沉積于腎間質及腎小管內,腎小管腔被尿酸結晶堵塞,導致少尿型急性腎衰竭。

尿酸性腎病的癥狀三: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癥狀

慢性高尿酸血癥腎病癥狀不是很明顯,得病初期可能僅有輕微的腰疼和少量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高血壓和水腫,很多患者都有會出現夜尿多現象。

尿酸性腎病的癥狀四:尿酸結石

原發(fā)性高尿酸血癥發(fā)生尿酸結石的機會是正常人的1000倍。結石梗阻尿路,結石梗阻可引起腎絞痛和肉眼血尿。較大的結石梗阻尿路致尿液引流不暢,引起繼發(fā)性尿路感染,表現為腎盂腎炎,或引起腎盂積水,壓迫腎實質使腎功能更加惡化。

尿酸性腎病的癥狀五:體征

皮脂腺分泌亢進,多汗,唾液分泌過多,便秘,直立性低血壓等;震顫:常由一側手部開始,逐漸擴展至同側下肢及對側上、下肢、下頜、口唇、舌及頭部亦可受累,在靜止時出現(靜止性震顫),隨意運動時減少或消失,緊張時加劇,睡眠時消失,尿酸性腎病的癥狀是手部震顫以拇指、食指、中指為主,呈“搓丸樣”動作,下肢震顫以踝關節(jié)為主;姿勢和步態(tài)異常:站立時頭、軀干向前俯屈,四肢微屈,行走時上肢的前后擺動消失,起步困難,步伐小。但邊步后由于身體前傾、重心前移而越走越快,不能立即停步,稱“慌張步態(tài)”;肌強直:多自一側上肢近端開始,以后擴展至全身。強直為促動肌與拮抗肌張力均增高所致,被動運動時因增高的肌張力始終保持一致,所謂阻力均勻,故稱為“鉛管樣強直”,若伴有震顫,則如同轉動齒輪感,稱為“齒輪樣強直“;運動障礙:由肌強直及姿勢反射障礙所致,尿酸性腎病的表現為:隨意運動緩慢,動作減少,幅度變小,上肢不能做精細動作,字越寫越小,稱“寫字過小癥”;面部表情活動減少,常雙眼凝視,瞬目動作減少,呈“面具臉”;語音單調,低沉,含糊不清;精神及智能障礙:不同程度抑郁,焦慮,認知功能障礙,視幻覺;眼征:尿酸性腎病的癥狀是瞳孔光反射及輻輳反射減弱,會聚麻痹,上視受限。個別有動眼危象,發(fā)作性眼球固定上視或向下,瞳孔散大,全身不能活動,持續(xù)約數分鐘至數小時等。

尿酸性腎病 - 預防常識

尿酸性腎病,是原發(fā)或繼發(fā)性高尿酸血癥所致的腎損害,其中腫瘤化療、放療是一重要的繼發(fā)原因,因此腫瘤化療、放療者應注意預防。本病易誤診為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病,故有關節(jié)痛者,應常規(guī)檢查血、尿尿酸。關節(jié)痛呈“夜間發(fā)作、白天消失、晝夜分明”特征性表現,夜尿是腎臟受損的最早表現。戒酒(尤其是啤酒)、多飲水、口服小蘇打是治療的基本方法。慎重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如雙氫克尿塞。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