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丙肝 > 正文

丙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2017-04-06 15:13:53      

1、血液傳播:

受丙肝抗體存在窗口期、丙肝抗體檢測試劑的質量不穩(wěn)定及少數(shù)感染者不產生丙肝抗體等因素的影響,至今也無法完全篩出丙肝病毒陽性者。因此,大量輸血和血液制品仍有可能感染丙肝。

2、母嬰傳播:

大量研究表明,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是存在的,并可分為宮內感染及分娩時傳播及產后通過哺乳等傳給嬰兒。丙肝陽性的母親將丙肝病毒傳播給新生兒的危險性為2%,若母親在分娩時丙肝核酸(HCVRNA)陽性,則傳播的危險性可高達4%~7%。

3、性傳播:

如丙型肝炎患者的同性戀及異性戀人、妓女等性混亂者均存在傳播、感染丙型肝炎的可能,與丙肝病毒感染者性交及有性亂行為者感染HCV的危險性較高。

4、其他傳播途徑:

(1)接受臟器移植者,均可通過血清抗-HCV陽性的器官移植供體、骨髓或術中大量輸血而造成感染。

(2)經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也是經皮膚傳播的重要途徑。

( 3)一些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和血液暴露的傳統(tǒng)醫(yī)療方法以及共用剃須刀、牙刷、紋身等也是丙肝病毒潛在的經血傳播方式。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