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丙肝 > 丙肝傳播 > 正文
感染
掛號科室:感染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水痘花斑癬庫魯病腺病毒感染裂谷熱

丙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2012-07-26 14:32:57      家庭醫(yī)生在線

  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種由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經輸血,針刺,吸毒等傳播,據(jù)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球HCV的感染率約為3%,估計約1.7億人感染了HCV,每年新感染者300~400萬例,死亡25萬例,占所有傳染病死因的第10位。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部分患者可發(fā)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細胞癌(HCC)。

  丙肝的傳播途徑有以下幾種:

  1、母嬰傳播:

  抗-HCV陽性母親將HCV傳播給新生兒的危險性為2%,若母親在分娩時HCV RNA陽性,則傳播的危險性可高達5%~10%;合并HIV感染時,傳播的危險性增至20%。HCV病毒高載量可能增加傳播的危險性。

  2、性傳播:

  與 HCV-RNA陽性者性交,感染HCV的危險性較高。同時伴有其他性傳染性疾病者(如淋病、梅毒、尖銳濕疣等),特別是感染艾滋病病毒(HIV)者,感染HCV的危險性更高。

  3、血液傳播:

 ?、沤浧茡p的皮膚和黏膜傳播。這是目前最主要的傳播方式,在某些地區(qū),因靜脈注射毒品導致HCV傳播占60%~90%。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針頭、未經嚴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內鏡、侵襲性操作和針刺等也是經皮傳播的重要途徑。一些可能導致皮膚破損和血液暴露的傳統(tǒng)醫(yī)療方法也與HCV傳播有關;共用剃須刀、牙刷、紋身和穿耳環(huán)孔等也是HCV潛在的經血傳播方式。

 ?、平涊斞脱破穫鞑?。我國自1993年對獻血員篩查抗-HCV后,經血液傳播得到了有效控制。由于抗-HCV存在窗口期、抗-HCV檢測試劑的質量不穩(wěn)定及少數(shù)感染者不產生抗-HCV,因此,無法完全篩出HCV陽性者,大量輸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HCV。

  4、其他途徑:

  15%~30%的散發(fā)性丙型肝炎,其傳播途徑不明。

  接吻、擁抱、噴嚏、咳嗽、食物、飲水、共用餐具和水杯、無皮膚破損及其他無血液暴露的接觸一般不傳播HCV。

  目前,丙肝沒有防御性疫苗,預防的方式主要靠切斷傳播途徑。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