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分類 > 肝硬化 > 正文

肝硬化的飲食護理

2017-01-17 17:06:04      

對肝硬化患者的飲食護理是促進肝硬化患者恢復重要的輔助治療,而很多肝硬化患者家屬并非醫(yī)學專業(yè)背景,對肝硬化的飲食要求可能不是很了解。下面就讓我們詳細的了解一下。

1、高蛋白飲食;

攝入足量蛋白質,可恢復正氮平衡,肝細胞內脂肪浸潤消失,細胞因蛋白質增多,肝功能改善。肝硬化患者的代謝需求與正常人無異,故營養(yǎng)治療的中心問題是維持正氮平衡。

長期高蛋白飲食能逆轉部分患者的體內分解狀態(tài),而低蛋白飲食, 使血漿必需氨基酸包括鏈氨基酸濃度降低,體重減輕,產(chǎn)生負氮平衡。但肝性昏迷前兆或昏迷早期,應嚴格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防止血氨升高,而使病情惡化。

國內同時增加葡萄糖等營養(yǎng)物質,供給適量的熱卡,待患者逐漸清醒后再根據(jù)精神、神經(jīng)癥狀及血氨檢測的結果,適當增減食物中的蛋白質。當肝硬化失代償期出現(xiàn)腹水時,宜適量補充蛋白質。

體內蛋白質的攝入,直接關系到患者病情的轉歸。為了防止發(fā)生肝性腦病或上消化道出血,應注意避免粗糙食物的攝入。在臨床上,由于患者自食粗糙、油炸硬性食物而誘發(fā)上消化道出血或肝性腦病者時有發(fā)生。所以,加強飲食護理,切實把好飲食關,是防止肝硬化并發(fā)癥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2、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

由于高碳水化合物飲食可供給能量,增加肝細胞及糖原含量,增加機體的抵抗力,對蛋白質有庇護作用,可減少蛋白質的消耗,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防止毒素對肝細胞的損害。因此,適量的糖類食物是有益的,但也不可過多,除食糖外,患者可口服一些含糖分較多的食品。

3、低脂肪飲食;

每天攝入脂肪超過30-50g時,可妨礙食欲,延長胃內排空時間,引起肝中脂肪沉積,嚴重者可導致酮癥,不利于肝細胞的再生。如將脂肪限制過嚴,可影響菜肴的口味,適當脂肪油類烹調食物,可增加食欲,增加熱量的攝取,并可促進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的相互轉化,故脂肪中應選擇較易消化的油脂類為主。

4、低鈉飲食

肝硬化失代償期,限制鈉的攝入是一項根本性措施,對于所有水腫和腹水的病例都是必要的,則入水量應限制在每天1000ml以內。同時,還應相對減少食鹽及其他含鈉較高的食物攝入,每天飲食中鈉量以10mmol為最理想。

但因患者食欲差若如此限制鈉,對于選擇合適的食譜有困難。目前認為,對于大多數(shù)病例,給予鈉20~25mmol/d (相當于1.2~1.5g 氯化鈉)已是適量。

5、維生素與鋅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多種維生素缺乏,這是由于攝入減少,小腸的吸收及肝臟攝取、貯存及利用降低所致,食譜中應注意補充維生素族與含鋅的食物。

肝硬化的飲食護理:對肝硬化患者的飲食護理,既要嚴格根據(jù)病情,按照規(guī)定食譜選擇飲食,又要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應酌情按比例選用,不可缺少。能量的需要應作及時的調整。否則,營養(yǎng)過高既加重肝臟負擔,又因肝硬化患者消化吸收功能差,而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營養(yǎng)不足,機體抵抗力下降,則可導致各種并發(fā)癥。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