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耳鼻喉 > 疾病 > 耳鳴 > 正文
鼓膜穿孔
掛號科室:耳鼻咽喉科 同類疾病:慢性肉芽性鼓膜炎鼓膜炎鼓膜外傷鼓膜干性穿孔皰性鼓膜炎

異物入耳危害大 生活中如何預防異物入耳

2016-01-06 15:12:13      家庭醫(yī)生在線

異物入耳,即異物誤入耳內引起的疾病,導致耳內有耳鳴、耳痛、搔癢、聽力下降、眩暈、反射性咳嗽等癥狀。此病癥多見于兒童,因此要加強對幼兒的看護,避免一些外來物質進入耳朵。

異物入耳的處理方法有以下幾種。

1。如蟲子在左耳就用手緊按右耳;反之,蟲子在右耳,就用手按住左耳,以促使蟲子倒退出來。

2。一般小蟲均有趨光性,可以用手電筒光照射耳內,把蟲子引誘出來。

3。將香煙的煙霧徐徐吹入耳內可將蟲子熏出。

4。向耳內滴幾滴刺激性小的油類(如芝麻油、橄欖油)或白酒,使小蟲淹斃或逃出。

5。沙土、煤渣等固體異物入耳內,可讓患耳向下,用手輕輕地拍打另一側耳廓,使其掉出。

6。鐵屑入耳則可試用細條形磁鐵伸入外耳道口將其吸出。

7。對于豆粒等植物性異物,還可用75%酒精或白酒滴耳,使異物縮小以利于取出。但不能滴藥液,以免異物受濕發(fā)脹,增加取出的難度。

8。水進入外耳道則應讓頭偏向患側,使進水一側的耳朵向下,同側腳單腿跳躍,水便會流出;也可用干脫脂棉輕輕插入外耳道,在耳內轉動幾圈,將水吸盡。

9。如無法自行取出耳內異物,須及時去醫(yī)院。

生活中如何預防異物入耳?

(1)不要養(yǎng)成隨便控耳垢的不良習慣,因耳垢能保持耳道的適宜溫度,還可防止灰塵,小蟲等直接接觸鼓膜;

(2)教育兒童不挖耳,不將小物件塞入耳內。玩具要堅固,以免小零件脫落;

(3)遇小蟲等飛入耳道,會引起過響的聲音,應用雙手捂住耳朵,張口,以防鼓膜震傷;

(4)游泳或洗澡時不慎耳道進水,應及時使耳道內水流出,友免引起中耳炎;

(5)耳道內滑進小圓珠,玻璃球時,不要用鉗子取,因鉗有時滑脫,反會將異物送入耳道深部;

(6)原有鼓膜穿孔者,不宜用沖洗法。本病以外治法為主。

進入外耳道的異物避免誤診不宜用尖銳的物質挖搗耳內異物,以免造成耳內粘膜和鼓膜的損傷。豆、玉米、米、麥粒等干燥物入耳,不宜用水或油滴耳,否則會使異物膨脹更難取出。異物進入耳道多天,或疼痛較重時,不宜延誤,立即赴醫(yī)院治療。

(責任編輯:王春蘭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