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耳鼻喉 > 疾病 > 正文

外耳濕疹如何診斷?

2013-11-17 11:18:09      家庭醫(yī)生在線

外耳道濕疹主要表現(xiàn)為耳朵癢,如果你抓耳撓腮,煩躁不安,不能安睡,就要注意是不是得了外耳朵濕疹了。外耳濕疹好發(fā)于耳甲腔、耳后溝以及耳周皮膚,外耳道。檢查見耳廓前后皮膚、耳廓后溝或耳周皮膚,濕疹外形可以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也可以表現(xiàn)為丘疹、水皰、糜爛、漿液性滲出、黃色結痂等。

外耳濕疹的癥狀及檢查

一、因局部作癢,病人可表現(xiàn)有止癢動作,嬰幼兒多表現(xiàn)為煩燥不安,不能熟睡。急性濕疹者兼有燒灼感受,如有繼發(fā)感染則感疼痛,甚至體溫升高。侵及外耳道時,可有耳鳴及聽力減退。

二、檢查:

1、急性型者可見紅斑或粟粒樣小丘疹,但以散在的內含血清的半透明小水泡為多見。如有繼發(fā)感染則形成小膿皰。水皰破后,水分蒸發(fā)而形成黃褐色痂皮,去之可減少量血水。膿皰破后形成潰瘍。

2、慢性干性者以表皮破裂為主要表現(xiàn),外耳道的表皮脫屑、結痂、增厚,甚至形成狹窄,產(chǎn)生耳鳴及聽力障礙,鼓膜也可充血。

怎樣自查孩子外耳道有無濕疹?

外耳道常見病之一是長癤子。外耳道癤與人體其他部位皮膚長的癤子沒有什么兩樣,所不同的是癤子長在較為特殊的位置――耳朵里。

外耳道的皮膚上也有毛囊和皮脂腺,還有分泌耵聹(俗稱耳屎)的耵聹腺。正常耳道的皮膚對防御外界細菌的侵入有一定的抵抗作用,但若不慎寶寶耳朵里灌進了不潔凈的水或奶液,毛囊和皮脂腺口被泡脹,耳屎被潮化,刺激皮膚長癤,或是用手指和不潔的東西如發(fā)卡、火柴棍等挖耳時碰破了皮膚,細菌就會乘隙而入,使毛囊或皮脂腺感染而成癤腫。

外耳道長了癤會使寶寶疼得睡不著覺,整天哭鬧,尤其是吃東西或不小心碰了寶寶的耳朵時疼痛更甚。這時你就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耳朵有異常情況,耳道紅腫變窄,有的還露出黃色膿頭。大約三、四天后癤子破頭流出膿血,疼痛明顯減輕,寶寶能安靜入睡,不再哭鬧。

寶寶得了外耳道濕疹怎么辦?

一旦發(fā)現(xiàn)寶寶得了外耳道癤,開始可用毛巾熱敷,或是涂上魚石脂軟膏,促進癤子盡快化膿破潰。若膿頭總是紅腫而不破潰,就應帶寶寶到醫(yī)院請醫(yī)生將膿頭弄開引流,既可減輕疼痛,又可促使早愈。應該放心的是這種耳疾病對寶寶的聽力不會產(chǎn)生影響。

重要的是預防外耳道長癤,特別應注意不要挖耳,以保護耳道皮膚不受傷害,洗頭洗澡時勿進水,洗澡或游泳后可用干凈棉棍將耳道擦干,耳屎較多時,應將其取出后再游泳,以免潮化后的耳屎刺激皮膚而長癤。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