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常見???/a> > 營養(yǎng) > 正文

心理因素也會致小兒肥胖 給孩子減肥要怎么做

2016-11-03 06:23:25      家庭醫(yī)生在線

小兒肥胖癥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呢?相信有不少家長對小兒肥胖不太了解,今天不如就讓小編帶你重新來認識一下小兒肥胖癥。

五個原因導致小兒肥胖

營養(yǎng)過剩

營養(yǎng)過剩致攝入熱量超過消耗量,多余的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儲存于體內致肥胖。嬰兒喂養(yǎng)不當,例如每次嬰兒哭鬧時,就立即喂奶,時間長了養(yǎng)成習慣,以后每遇挫折,就想找東西吃,易致嬰兒肥胖,或太早給嬰兒喂高熱量的固體食品,使體重增加過快,形成肥胖癥;妊娠后期過度營養(yǎng)等,均可成為生后肥胖的誘因。

缺乏運動

兒童肥胖一旦形成,由于行動不便,便不愿意活動以至體重日增,形成惡性循環(huán)。某些疾病如癱瘓、原發(fā)性肌病或嚴重智力落后等,導致活動過少,消耗能量減少,發(fā)生肥胖癥。

遺傳因素

肥胖癥有一定的家族遺傳傾向,雙親胖,子代70%~80%出現(xiàn)肥胖;雙親之一肥胖,子代40%~50%肥胖;雙親均無肥胖,子代近1%出現(xiàn)肥胖;單卵孿生者同病率亦極高。

中樞調節(jié)因素

正常人體存在中樞能量平衡調解功能,控制體重相對穩(wěn)定,本病患者調節(jié)功能失去平衡,而致機體攝入過多,超過需求,引起肥胖。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在肥胖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上起重要作用,情緒創(chuàng)傷或父母離異、喪父或者喪母、被虐待、受溺愛等,可誘發(fā)膽小、恐懼、孤獨,而造成不合群、不活動,或以進食為自娛,導致肥胖癥。

小兒肥胖護理措施

飲食管理

要使任何肥胖兒體重減輕就必須限制飲食,使患兒每日攝入的能量低于機體消耗總能量。因此飲食管理極為重要。

飲食管理的原則如下:

(1)滿足基本營養(yǎng)及生長發(fā)育的需要。飲食構成以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其中蛋白質供給能量占30%~35%,脂肪供給能量占 20%~25%,碳水化合物供給能量占40%~45%。青春期生長發(fā)育迅速,此期蛋白質供給能量可增至50%~60%。每日食物供給總能量的減少量,依其肥胖嚴重程度而定。嚴重肥胖者,可按理想體重的需能量減少30%或更多。

(2)宜選用熱量少、體積大的食物,以滿足患兒的食欲,不致引起饑餓的痛苦。如綠葉菜、蘿卜、豆腐等。進餐次數(shù)不宜過少,必要時,兩餐之間可供低熱量的點心。每餐進食的量應合理。

(3)體重不宜驟減。最初控制體重增加,以后使體重逐漸下降。當降至該年齡正常值以上10%左右時,不再嚴格限制飲食。

(4)注意補充維生素及礦物質。

(5)根據(jù)上述原則,食品應以瘦肉、魚、禽蛋、豆類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為主,限制脂肪攝入量。

(6)必須取得家長的長期合作,鼓勵患兒堅持飲食治療的信心,才能獲滿意療效。

制定運動計劃

在限制飲食的同時,增加運動使能量消耗。是減輕肥胖者體重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肥胖小兒運動時氣短、運動笨拙而不愿運動。需要護士、家長、患兒合作,共同制定運動計劃。開始應選擇容易堅持的運動項目,提高對運動的興趣。運動量根據(jù)患兒耐受力逐漸增加。劇烈運動可使食欲增加,應避免。

3。解除精神負擔

有些家長對于子女的肥胖過分憂慮,到處求醫(yī),對患兒的進食習慣經常指責,干預過甚。這些都可引起患兒的精神緊張,甚至產生對抗心理,應注意避免。部分青春期肥胖者過分關注自身體態(tài),而盲目減肥,甚至服減肥藥物對健康無益。


(你想每天都收到三甲醫(yī)院兒科專家指導的權威育兒科普嗎?長按上圖,掃碼)

(責任編輯:莫克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