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小兒缺鐵性貧血易患感染病 可多吃哪些食物

2015-11-24 09:21:41      家庭醫(yī)生在線

小兒缺鐵性貧血多見于1歲內嬰幼兒,此期消化器官發(fā)育尚不完善,飲食單調,營養(yǎng)不足,故而嬰幼期貧血發(fā)生率高。那么小兒缺鐵性貧血會有哪些危害存在?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危害:

貧血時對小兒的不利影響,除引起患兒面色、牙床、口腔粘膜蒼白、厭食、腹瀉、哭鬧和易受病原微生物侵襲感染外;調查資料表明,患兒的體重、身高測量值在均值上減1~2個標準差的人數(shù)顯著增多,尤以嬰幼兒期影響更顯著。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危害:

嬰幼兒處于生長最快時期,一旦出現(xiàn)貧血,肌體供氧能力差,胃腸道粘膜細胞分泌和轉運動能減退,影響營養(yǎng)物質的消化吸收,將加重肌體營養(yǎng)不良。此外,貧血時嬰幼兒腦部供氧不足,必定影響神經內分泌功能。這樣,營養(yǎng)不良及神經內分泌功能障礙的加重,就會對小兒體重及身高的正常發(fā)育構成不利影響。

缺鐵性貧血是兒童的常見病,對寶寶身心健康影響極大。體內缺鐵不是很快會表現(xiàn)出貧血,在貧血出現(xiàn)前缺鐵就可危害小兒的健康。缺鐵除影響血紅蛋白生成外,還影響肌紅蛋白合成,使體內某些酶活性降低,從而影響全身各器官功能。缺鐵性貧血表現(xiàn)為面色蒼白(特別注意唇、指甲部分)、乏力、不愛活動,年長兒會說頭暈、耳鳴。還有食欲下降、少數(shù)異食癖(喜食泥土、墻皮等),常有嘔吐、腹瀉,可出現(xiàn)口腔炎、舌炎、胃炎和消化不良等。缺鐵影響小兒智力發(fā)育,表現(xiàn)為煩躁不安,精神不振,較大兒童精神不集中、記憶力減退。機體抵抗力下降,容易患感染疾病。

小兒缺鐵性貧血,其實如果每天吃對了食物,一般是可以有效預防和治療的:

雞蛋黃:

每100克雞蛋黃含鐵7毫克,盡管鐵吸收率只有3%,但其食用保存方便,而且還富含其他營養(yǎng)素,所以它是寶寶補充鐵的一種較好的輔助食品。

動物血液:

豬血、雞血、鴨血等動物血液里鐵的利用率為12%,市場上出售的血豆腐,是預防兒童缺鐵性貧血的一種好食品。

動物肝臟:

肝臟富含各種營養(yǎng)素,是預防缺鐵性貧血的首選食品。每100克豬肝含鐵25毫克,而且較易被人體吸收。

芝麻醬:

芝麻醬富含各種營養(yǎng)素,是一種極好的嬰幼兒營養(yǎng)食品。每100克芝麻醬含鐵58毫克,同時還含有豐富的鈣、磷、蛋白質和脂肪,可給寶寶添加入餐飯中食用。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食譜:

雞血豆腐湯

原料:雞血、豆腐、黑木耳、瘦肉、胡蘿卜、雞蛋,適量蔥花、醬油、鹽、香油、水淀粉。

制法:

1、把豆腐和雞血切成細條,黑木耳、熟瘦肉、胡蘿卜切成細絲,下入鮮湯中燒開,略煮片刻

2、加入適量醬油、鹽,用水淀粉勾薄芡,然后淋入打好的雞蛋液,加香油、蔥花即成。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