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懷孕 > 備孕 > 正文

葉酸并非多多益善 孕婦服用需講究用法用量

2012-12-21 10:06:26      家庭醫(yī)生在線

  葉酸的作用和功能有很多,相對于其他的維生素,它對于孕婦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接下來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葉酸是什么?

  葉酸是一種B族維生素,主要存在于豆類、菠菜、油菜、番茄、胡蘿卜、梨、菠蘿、柑橘、胡桃、蛋及魚等食物中,現(xiàn)已有人工合成的葉酸。人體自身不能產(chǎn)生葉酸,只能從食物或藥物中攝取。葉酸是人體細胞生長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質(zhì)之一,主要參與核酸及蛋白質(zhì)合成,還參與血紅蛋白及腎上腺素、膽堿、肌酸等重要化合物的合成。

  葉酸的作用:

  1、有助于預防神經(jīng)管缺陷(也叫做“神經(jīng)管畸形”),包括脊柱裂和無腦兒等非常嚴重的出生缺陷。而神經(jīng)管缺陷是中國常見的新生兒先天畸形。

  中國是出生缺陷(包括神經(jīng)管缺陷)的高發(fā)國家,先天殘疾的兒童總數(shù)約占每年出生人口總數(shù)的4%~6%。為此,中國政府把每年9月12日定為中國的“預防出生缺陷日”。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如果女性在受孕前至少一個月,并且在孕期的頭3個月都堅持每天服用推薦劑量的葉酸,就能把寶寶出現(xiàn)神經(jīng)管缺陷的風險降低50%~70%。

  2、可能還有助于降低寶寶其他類型的出生缺陷的風險,比如唇顎裂和某些類型的心臟缺陷。

  中國北京大學生育健康研究所的一項研究顯示,單純服用葉酸增補劑不僅可以有效預防神經(jīng)管畸形,還可以減少新生兒15%的重大體表畸形、30%唇腭裂和35%先天性心臟病的發(fā)生,從而降低20%的新生兒死亡率。

  3、預防孕婦貧血,孕婦的身體需要葉酸來制造正常的紅細胞。

  在中國,根據(jù)2004年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現(xiàn)狀調(diào)查的結(jié)果,中國育齡女性的貧血患病率為20.6%。葉酸攝入不足,也可能會使你貧血。這也凸現(xiàn)了你對葉酸的迫切需要。

  4、對于DNA和細胞的基本結(jié)構(gòu)都非常重要。因此,獲得充足的葉酸,對快速增長的胎盤和和寶寶都特別重要。

  5、服用含葉酸的多種維生素,可能會減少孕婦患先兆子癇的風險。

  孕期怎么補葉酸:

  醫(yī)學研究表明,孕期開始后的3~6周,正是胚胎中樞神經(jīng)生長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也最易受到致畸因素的影響。因此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計劃懷孕的婦女,在孕前1個月起,應每日服用0。4毫克葉酸增補劑,直至孕后3個月。

  另外,孕婦如何補葉酸是有講究的。一般來說,孕前3個月直到孕后期3個月補充葉酸最佳。如果不知道應該何時補充葉酸,可通過多吃蔬菜和水果來補充。要注意食物的烹飪方法,不要將蔬菜長時間高溫烹制。對于準媽媽而言,最好服用含葉酸的復合型維生素片。這樣既可保證孕期需要的營養(yǎng),又可避免微量元素或維生素缺乏。

  葉酸補充并非多多益善

  但孕婦補充葉酸是否多多益善呢?當然也不是。因長期過量服用,會干擾孕婦的鋅代謝,鋅元素的不足,同樣會影響胎兒發(fā)育。所以服用葉酸一定要在醫(yī)生或保健人員的指導下使用,切忌濫用,尤其不能用葉酸片代替葉酸增補劑。

  葉酸增補劑有哪些?

  國家目前批準的,惟一預防胎兒神經(jīng)管畸形的葉酸增補劑只有“斯利安”片,它每片含有葉酸 0.4毫克,而藥店里出售的“葉酸片”每片含葉酸5毫克,其葉酸含量是“斯利安”片的12.5倍,并且“葉酸片”并不是預防胎兒畸形的藥物,而是用于治療貧血的藥物,如果孕婦長期服用高濃度的葉酸,不但起不到預防胎兒畸形的作用,反而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嚴重不良后果。

  葉酸的用量:

  小劑量葉酸片,孕婦從準備懷孕到孕早期每日服用一片,可預防神經(jīng)管畸形及先天性心臟病,能預防和治療胎兒及孕婦貧血,并可促進胎兒智力及體格發(fā)育,減少自然流產(chǎn),減輕妊娠反應。一般用于預防出生缺陷和妊娠期、哺乳期婦女貧血時,建議從結(jié)婚或孕前開始服用到哺乳期結(jié)束(孩子出生后六個月),每日一片斯利安片(0.4毫克);曾有過神經(jīng)管畸形兒生育史的婦女,每日兩片斯利安片(0.8毫克)。斯利安片的其他適應范圍服用時根據(jù)病情需要遵醫(yī)囑。不過,葉酸每日服用量不宜超過1毫克。尤其在孕期,切不可濫用。

  復合營養(yǎng)素和葉酸片孕婦不能同時吃 葉酸過量有副作用

  雞肝號稱“葉酸之王” 強力推薦10大果蔬補充葉酸

  葉酸對于孕婦很重要 缺乏葉酸易致胎兒畸形

(責任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