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育兒 > 幼兒 > 正文

寶寶拉肚子怎么辦:拉肚子的原因

2012-07-30 12:04:05      家庭醫(yī)生在線

  如果吃下的食物和水到達結腸(俗稱大腸)時量太多或者通過的速度太快就會發(fā)生腹瀉。一般情況下,結腸吸收食物中的水,使大便呈半固體狀。當這些水不能被吸收時,就會導致稀便。

  很多情況會導致腹瀉,常見的原因如下:

  病毒感染:80%的嬰幼兒腹瀉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輪狀病毒是最常見的病原。

  細菌和寄生蟲感染:吃了污染的食物或水有可能感染細菌和寄生蟲導致腹瀉。

  藥物:很多藥物都可能導致腹瀉,最常見的是抗生素。不管是壞細菌還是好細菌,抗生素都可以將其殺死,這就有可能導致腸道的菌群失調。

  乳糖不耐受:乳糖是牛奶或其他奶制品中的一種糖。我們通過乳糖酶來消化乳糖,缺少這種酶的人吃了牛奶或奶制品后可能會腹瀉。原本乳糖酶正常的孩子,在病毒感染后也常發(fā)生暫時性的乳糖酶缺乏,加重腹瀉。

  飲食:進食過量、果汁(特別是含高果糖或山梨醇的果汁)、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刺激腸道的調料都可能導致腹瀉。如果孩子對某種食物過敏,進食后也會發(fā)生腹瀉。

  天氣:天氣突然變化,肚子受涼后腸蠕動增加;天氣過熱消化液分泌過少或者由于口渴飲奶過多都可能誘發(fā)腹瀉。

  怎樣照顧腹瀉的孩子

  飲食調整:除非有嚴重的嘔吐,孩子腹瀉的時候仍然可以吃東西,但是要避免有可能加重腹瀉的食物,例如含脂肪的和高纖維素的食物,也不要吃蘋果和梨子等富含果糖的水果。如果懷疑是病毒感染或者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可改用去乳糖奶粉(腹瀉奶粉),可以減輕腹瀉,縮短病程。腹瀉停止后逐漸恢復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在其后的2周每日加餐一次,促進體重恢復。

  預防和糾正脫水:多喝水和肉湯預防脫水??诜a液鹽既能補充丟失的水分和和鹽,還能減輕腹瀉,一般一天每公斤體重補充50~80毫升,一個1歲左右的孩子大約補充500毫升。

  腸粘膜保護劑:蒙脫石散能保護胃腸粘膜,吸附病原體和毒素,是腹瀉的最常用藥。

  腸道微生態(tài)療法:補充腸道益生菌,有助于恢復腸道正常菌群,抑制病原菌破壞腸道。常用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需氧芽胞桿菌、蠟樣芽胞桿菌等,非處方藥有金雙歧、培菲康、媽咪愛等。

  補鋅: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對于急性腹瀉的孩子,應該每天補充元素鋅,6個月以內的孩子每天10mg,6個月以上的孩子每天20mg,總共10~14天。補鋅可以促進腸道的恢復,縮短腹瀉的時間。

  抗生素:大多數(shù)腹瀉是水樣便,一般不需要用抗生素,調整飲食、補充水分、服用腸道益生菌和粘膜保護劑就可以了。少部分腹瀉大便是黏液、膿血便,這時候可能需要醫(yī)生根據(jù)情況選用抗生素治療。

  止瀉藥:止瀉藥會抑制胃腸的運動,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吸收,對于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有時很危險。因此,不要自行給孩子服用止瀉藥。

  小兒腹瀉的治療一般沒有什么特效藥。治療的重點就是給孩子補充液體,即水和電解質。補充液體的方法首選高效又價廉的口服補液鹽,它服用起來很方便,價格也不貴,在普通藥房都能買到。2歲以下孩子每腹瀉一次,服口服補液鹽50~100毫升,起到防治脫水的作用。也可用米湯加鹽溶液代替。具體配方是:米湯500毫升,白糖10克,細鹽1。75克(一啤酒瓶蓋的一半),按每公斤體重20~40毫升,4小時內服完;以后隨時口服,能喝多少給多少。如果孩子對口服補液不耐受,或腹瀉程度加重,就應該帶孩子去醫(yī)院,用靜脈輸液的方法補液,以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的紊亂。切不可亂用抗生素,以防不良后果。在腹瀉的時候,多多少少都要伴有腸道菌群的紊亂。所以孩子可以服用一些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還有一些黏膜保護劑。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的目的在于恢復腸道正常菌群,重建腸道天然生物屏障保護作用。常用的有:培菲康、金雙歧、媽咪愛等。腸黏膜保護劑“思密達”可縮短腹瀉病程,效果良好。另外可適當補充鋅劑,如葡萄糖酸鋅、硫酸鋅等。中醫(yī)推拿按摩及中藥治療小兒腹瀉也有良好的療效。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兒腹瀉,盡可能不要用抗生素,因抗生素可使孩子腸道菌群失調,造成腹瀉遷延不愈。如果孩子腹瀉3天仍不見好轉,或者出現(xiàn)腹瀉次數(shù)和量的增加、不能正常飲食、頻繁嘔吐、發(fā)熱、明顯口渴、糞便帶血等癥狀時,就應及時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避免并發(fā)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嚴重可危及患兒生命,或者導致病情遷延,造成患兒營養(yǎng)不良,影響患兒的生長發(fā)育。

(責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