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歲子宮內膜癌術后化療與放療如何抉擇?
子宮內膜癌的分期怎么辦呢子宮內膜癌的分期怎么辦呢??子宮內膜癌的分期這個問題好煩啊。67歲,一月前出血,并血塊。病理診斷為子宮內膜癌現在化療副作用和不化療承擔的風險之間權衡,請問大夫,這種情況是否有必要接受術后化療?需要采用放療等其他的治療手段嗎?想得到怎樣的幫助:這種情況是否有必要接受術后化療?需要采用放療等其他的治療手段嗎?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夏虎 主治醫(yī)師
四川省婦幼保健院
三級甲等
小兒心血管內科
-
子宮內膜癌是發(fā)生于子宮內膜的一組上皮性惡性腫瘤,其治療方案需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如腫瘤分期、病理類型、患者身體狀況等。對于 67 歲患者術后是否需要化療及放療,要權衡利弊。 1. 腫瘤分期:若處于早期,腫瘤局限,復發(fā)風險低,可能不需要化療;若為中晚期,癌細胞擴散范圍較廣,化療可能有助于降低復發(fā)風險。 2. 病理類型:常見的子宮內膜樣腺癌對化療相對敏感,而特殊類型如漿液性癌、透明細胞癌等,可能更需要積極的化療。 3. 患者身體狀況:如果患者身體狀況較好,能夠耐受化療的副作用,化療可能更有益;若身體虛弱,無法承受,放療或其他溫和治療可能更合適。 4. 治療副作用:化療可能導致脫發(fā)、惡心、嘔吐、骨髓抑制等,但多數副作用可通過藥物緩解。放療可能引起局部皮膚損傷、放射性腸炎等。 5. 治療效果預期:化療可能更全面地清除潛在癌細胞,但放療對局部控制效果較好。綜合評估治療效果和患者生活質量。 總之,對于 67 歲子宮內膜癌患者術后是否進行化療和放療,需要醫(yī)生綜合評估上述因素,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2025-02-21 00: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對于子宮內膜癌的分期這個問題一定要重視。你提到子宮內膜癌的分期問題,為你解答如下。子宮內膜每個月都增厚,準備接受一個受精卵,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宮內膜的外層組織和血管剝脫,通過月經排出,良惡性腫瘤都能影響子宮,子宮壁肌瘤是良性瘤,非癌前病變,有肌瘤的婦女不增加子宮癌的發(fā)病風險。子宮內膜增殖是最嚴重的良性病,在一些婦女,它可以發(fā)展為子宮癌。大多數子宮癌在子宮內膜出現,叫子宮內膜癌。惡性度更高的子宮肉瘤發(fā)生在子宮壁肌層,發(fā)病總數在所有病例(僅為子宮內膜癌)中不足5%。如不治療,子宮內膜癌能穿透子宮壁侵犯膀胱或直腸,或擴散到陰道、輸卵管、卵巢或更遠的器官。幸運的是子宮內膜癌生長緩慢,常在遠處擴散前被確診。每年約有32000的美國人被診為內膜癌,約80%以上的病人被治愈。
2015-12-25 23:3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大多數子宮癌在子宮內膜出現,叫子宮內膜癌。惡性度更高的子宮肉瘤發(fā)生在子宮壁肌層,發(fā)病總數在所有病例(僅為子宮內膜癌)中不足5%。如不治療,子宮內膜癌能穿透子宮壁侵犯膀胱或直腸,或擴散到陰道、輸卵管、卵巢等。幸運的是子宮內膜癌生長緩慢,常在遠處擴散前被確診。每年約有32000的美國人被診為內膜癌,約80%以上的病人被治愈。子宮內膜每個月都增厚,準備接受一個受精卵,如果卵子未受精,子宮內膜的外層組織和血管剝脫,通過月經排出,良惡性腫瘤都能影響子宮,子宮壁肌瘤是良性瘤,非癌前病變,有肌瘤的婦女不增加子宮癌的發(fā)病風險。子宮內膜增殖是最嚴重的良性病,在一些婦女,它可以發(fā)展為子宮癌。如果確診一定要及時治療。
2015-12-25 22: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子宮內膜癌? 子宮內膜癌又稱子宮體癌,是指子宮內膜發(fā)生的癌。絕大多數為腺癌。為女性生殖道常見三大惡性腫瘤之一,高發(fā)年齡為58~61歲。約占女性癌癥總數的7%,占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近年發(fā)病率有上升趨勢,與宮頸癌比較,已趨于接近甚至超過。其發(fā)病可能與雌激素的長期持續(xù)刺激及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未婚、少產等因素有關。絕經后發(fā)生率為75%,凡50歲以上,已絕經。無生育史伴月經不規(guī)律,近6個月有子宮不正常出血婦女,應警惕子宮內膜癌。屬中醫(yī)的“崩漏”、“五色帶下”、“癥瘕”等范圍。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