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放射診斷 > X線 > 正文

X線、CT和磁共振的不同之處

2016-02-04 09:00:35      家庭醫(yī)生在線

X線、CT和磁共振是最常見的醫(yī)學影像檢查方法,這三者之間是有區(qū)別的。那么,區(qū)別是什么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X線、CT和磁共振的不同之處吧。

X線、CT和磁共振的不同之處

X線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X線檢查費用低廉,適合多數患者常規(guī)檢查,尤其是疾病初篩的首選檢查方式。對于骨折移位、有骨質改變的骨病、關節(jié)部位骨性病變、不透光異物存留、心肺器質性疾病、消化系統(tǒng)梗阻等疾病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另外,X光片能發(fā)現患者在改變體位時才感覺到不適的疾病。尤其是動力位片檢查,目前在國內尚極少能用磁共振替代X光檢查的。

CT可顯示出血管病變CT檢查在顯示橫斷面方面明顯優(yōu)于X光片,尤其是對密度高的組織顯像清晰,對于測量骨性結構之間的距離精確度高。CT能清晰的顯示血管走向及血管病變,對腫瘤的檢查靈敏度明顯高于普通X光片。而且,多排螺旋CT能進行三維成像,有助于立體顯示組織和器官病變。但是,CT掃描限于技術員的專業(yè)水平不同及掃描層面間隔限制,不能整體的閱讀檢查部位的信息,導致有一定的漏診率。另外,CT對軟組織顯像清晰度和分辨率不高。

MRI查軟組織效果更好磁共振(MRI)與X光和CT檢查最大的不同在于檢查過程中沒有X線輻射,對機體的損害很小。主要用于發(fā)現軟組織疾病,在骨科主要用于發(fā)現椎間盤病變、脊髓病變、半月板病變、炎性病變和出血性病變等。通過不同的處理技術能早期發(fā)現松質骨骨折如椎體骨折、骨盆骨折;早期發(fā)現炎性疾病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骨結核、骨腫瘤等。MRI對血管方面的疾病靈敏度高。但是,MRI也是有缺點:一是普通MRI檢查費用相對較昂貴;二是每個部位檢查時間較長;三是對部分骨組織的顯像精確度不如CT;而動態(tài)MRI費用是動態(tài)X光片的數10倍。

那么,醫(yī)學影像檢查的副作用有多大呢?

醫(yī)學影像檢查有危害嗎?

X線檢查對人體確有損害,但造成的危害是諸多因素構成的,是否發(fā)生病理改變也是因人而異的,否則X線檢查不可能經歷100多年發(fā)展仍然對人類疾病具有不可替代的診療作用。我個人認為X線檢查的輻射是否造成不可逆的損害,與承受射線輻射劑量、檢查之間時間間隔、個人對射線的敏感性、所使用的設備質量、檢查的種類不同均有關聯(lián),并非X線檢查一定造成損害。關鍵是要避免濫用X線檢查、避免使用不合格或落后的設備檢查、檢查時要注意射線防護。另外對于醫(yī)生來講要幫助病人了解所選擇的X線檢查到底會對病人的病情有啥作用,可以解決什么問題,解除病人的顧慮;對于病人來講要結合醫(yī)生的介紹分析自己所接受的X線檢查的輻射劑量與要解決的疾病孰重孰輕,如果疾病要求必須接受X線檢查的輻射才能對現有的疾病有所幫助,我認為當然要先解決現有的疾病,否則為了避免將來才會發(fā)生的疾病,而放棄必需的X線檢查,使現有的疾病不能得到及時診治,甚至因此失去生命。那就得不償失了。

正確的認識醫(yī)學影像檢查,才能更好的利用這種檢查哦。

(責任編輯:林宗可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