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放射診斷 > MRI > 正文

MRI在肝硬化中的應用

2013-02-23 09:34:26      家庭醫(yī)生在線

    肝硬化是全球嚴重發(fā)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系多種病因致肝臟損傷的最終結果,以肝實質損傷導致廣泛纖維化和結節(jié)狀再生為特點。其常見原因是HBV、HCV感染或慢性酒精中毒,其次是膽汁淤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MRI已經廣泛用于評價彌漫肝實質異常。例如:

  磁共振彈性成像(MRE):是基于相位對比的MR技術,當剪切波經過肝臟傳播時,選擇梯度回波序列采集磁共振圖像,并將組織的波型轉換成彈性圖,用減震波長和頻率計算其彈性模量。MRE顯示了非侵入性評價肝纖維化分期的希望,特別是進展期肝纖維化。

  磁共振彌散加權成像(DWI):基于表觀擴散系數(shù)(ADC)的測量來反映肝臟水合和代謝狀態(tài)。最新的MRI技術使DWI肝臟成像簡便易行,已用于評價肝纖維化、肝硬化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利用對比劑通過正常組織或異常組織時的時間一信號曲線,計算局部組織的相對血液灌注情況,DWI可對肝纖維化程度量化評價。

  磁共振波譜(MRS):對活體組織的代謝產物定量分析,可獲得其病理生理學改變的生物代謝信息。MRS最常用波譜為31P、1H兩種。目前,MRS評價肝纖維化、肝硬化已顯現(xiàn)出一定價值,但結果還存在差異。

(責任編輯:徐惠珍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