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影像 > 影像知識 > 超聲 > 正文

超聲檢查注意二三事

2012-06-25 23:03:06      家庭醫(yī)生在線

  超聲檢查是根據(jù)聲像圖特征對疾病進行診斷的一種檢查方法。超聲波為一種機械波,它具有反射、折射、衰減及多普勒效應等物理特性。通過各種類型的超聲診斷儀,將超聲發(fā)射到人體內(nèi),其在傳播過程中遇到不同組織或器官的分界面時,將發(fā)生反射或折射從而形成回波。這些攜帶信息的回波信號經(jīng)過接收、放大和處理后,以不同形式將圖像顯示在熒光屏上,即聲像圖(ultrasonogram or echogram)。通過觀察、分析聲像圖并結合臨床表現(xiàn)可對疾病作出診斷。   

    超聲波檢查的方法

  1、A型法:較常用。主要從示波屏上的波幅、波數(shù)、波的先后次序等來判斷有無病變。應用于診斷腦血腫,腦瘤,囊腫,胸、腹水,肝脾腫大和腎盂積水等。

  2、B型法:圖形直觀而清晰,容易發(fā)現(xiàn)較小病變,可看到人體內(nèi)臟各種切面圖形。對肝、脾、膽囊、胰腺、腎及膀胱的多種病變能及時獲得早期診斷。

  3、M型法:常同時加入心電圖、心電圖顯示記錄??捎糜谠\斷各類心臟病,如風濕性瓣膜病、心包積液、心肌病、心房內(nèi)粘液瘤、心功能測定及各類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前診斷和手術后隨訪。

  4、扇型法:由于可得到心臟各種切面的圖象,并可觀察到心臟收縮和舒張時的真實表現(xiàn),故較M型法的觀察更為細致和確切。診斷疾病的范圍也更擴大了,除心臟外,尚可檢查肝、膽、胰、顱腦等疾病。

  5、多普勒超聲法:這是測定血管腔或心腔內(nèi)血流的新方法,可從體外測出血流的速度和方向。用于診斷多種四肢動、靜脈疾病和部分先天性心臟病,如大血管轉位、動脈導管未閉等。產(chǎn)科醫(yī)生還用來診斷、確定胎動和胎心。

  目前,超聲波檢查也被用于與其他檢查方法的聯(lián)合應用中,在超聲波檢查的監(jiān)視下,為進行組織學檢查進行超聲波下活檢,以及與內(nèi)窺鏡檢查聯(lián)合進行的超聲波內(nèi)窺鏡檢查,在許多方面得已應用。

  一、需要空腹的檢查:

  檢查上腹部,如肝臟、膽囊、膽管、胰腺、腎上腺、腎動脈、左腎靜脈、腹部血管、腹膜后、上腹部腫塊等,需要空腹后檢查,通常在前一日晚飯后開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檢查,以保證膽囊、膽管內(nèi)膽汁充盈,并減少胃腸道食物和氣體的干擾,否則檢查結果可能會受較大影響。這些部位的超聲圖像質量容易受腸氣干擾,因而腹脹或便秘的患者最好檢查前服用促消化藥物,幫助排氣或使用開塞露或一些輕泄劑等幫助排便。

  此外,經(jīng)食管心臟超聲檢查必須提前預約,醫(yī)生會囑咐患者檢查當天空腹,患者還應攜帶經(jīng)胸心臟超聲結果,以便檢查醫(yī)生迅速了解病情,并在經(jīng)食管檢查中有的放矢。由于此項檢查為半損傷性檢查,有一定風險(一般不高),需要家屬及患者本人在檢查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因此應由一名直系家屬陪同。

  二、需要充盈膀胱(俗稱憋尿)的檢查:

  檢查盆腔、膀胱、前列腺、精囊腺、輸尿管下段、下腹部包塊、子宮、附件、早孕等,需充盈膀胱??稍跈z查前1-2小時喝水(或各種飲料)1000-1500毫升,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充盈以利于檢查。懷孕3個月以上者無需特殊準備,但妊娠中晚期疑有前置胎盤者,仍需飲水充盈膀胱后再做檢查。

  三、B超檢查前準備:

  1、檢查腹部之前,患者需禁食8小時以上,以保證膽囊膽管內(nèi)充盈膽汁,并減少胃腸道的內(nèi)容物和氣體的干擾。通常在前一日晚飯后開始禁食,次日上午空腹檢查。下午檢查者中午禁食。

  2、膀胱、前列腺檢查者,需充盈膀胱。請于來醫(yī)院前1-2小時喝水1000-1500毫升(或各種飲料),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適度充盈,以利于檢查。

  3、X線胃腸造影的鋇劑是超聲的強反射和吸收劑。膽囊、膽管附近胃腸道內(nèi)殘存有鋇劑,會影響超聲檢查,應在X線胃腸造影三日后,膽系造影兩日后再做超聲檢查。

  4、胃鏡、結腸鏡檢查者需兩天后再做超聲檢查。

  5、腹部脹氣者影響膽囊、膽管及胰腺圖像的觀察,可服用乳酶生片劑三天后檢查。

  四、婦產(chǎn)科病人檢查前準備:

  1、凡行婦科經(jīng)腹及妊娠小于三個月檢查時,為避免腸管內(nèi)容物、尤其是氣體的影響,宜在檢查前排空大便,使腸內(nèi)無糞塊或鋇劑殘留。

  2、來醫(yī)院前1-2小時喝水1000-1500毫升(或各種飲料),喝水后不要排尿,使膀胱適度充盈,以利于檢查,產(chǎn)科病人懷孕3個月以上者無特殊準備,但妊娠中晚期可疑前置胎盤者,仍需飲水充盈膀胱后再做檢查。

  五、心臟、肢體血管、甲狀腺、乳腺、胸水、及婦科經(jīng)陰檢查和經(jīng)顱多譜勒超聲檢查者,均無特殊要求。

  顱腦疾病的超聲診斷

  1、二維超聲顯像主要對象是嬰兒、新生兒及幼兒,它通過利用嬰幼兒的囟門為"聲窗"獲得實時二維的顱腦內(nèi)部結構圖像,用以診斷嬰兒缺血缺氧性腦病、腦積水、腦出血、腦內(nèi)畸形、發(fā)育不全等疾病。隨著儀器的發(fā)展,多普勒血流顯像配合使用,二維超聲也逐漸用于成人顱腦檢查腦動脈血管疾病、顱內(nèi)占位性病變(星形細胞瘤、髓母細胞瘤、腦膜瘤等)以及腦動靜脈畸形。

  2、經(jīng)顱多普勒顱腦超聲檢測儀(TCD) TCD為連續(xù)實時式的彩色顯像和定量分析技術,可測定8-10cm以內(nèi)顱內(nèi)、頸部大、中動脈的血流動力學狀態(tài)。用于檢測腦梗死(缺血性)、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和腦血管痙攣、腦動脈瘤以及腦動靜脈畸形等疾病。 淺表部位器官的超聲診斷

  主要包括甲狀腺和甲狀旁腺、乳腺、眼部、睪丸、陰囊、頜面部的疾病,以及一些骨骼、四肢肌肉關節(jié)、皮下組織筋膜的病變,如血腫、膿腫和腫瘤等。這些部位器官的檢查需要使用高頻率探頭(在7.5MHz以上,多為10-15MHz)其細微結構分辨力較好。

  1、甲狀腺超聲診斷;單純性、結節(jié)性和彌漫性甲狀腺腫(甲亢);甲狀腺炎、甲狀腺腫瘤(腺瘤、囊腫、甲狀腺癌);甲狀旁腺增生、囊腫、腺瘤以及甲狀旁腺癌等疾病的超聲診斷。

  2、乳腺疾病的超聲診斷:乳腺炎、乳房小葉囊性增生病,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以及乳腺癌。由于超聲具有無創(chuàng)性、簡便易行,是乳腺癌診斷的首選檢查方法。

  3、眼部疾病的超聲診斷:眼及眼眶位于人體的表層,解剖比較簡單,界面清楚、聲衰減較少,是最適于超聲探測的部位之一。主要用于眼內(nèi)腫瘤、白內(nèi)障、視網(wǎng)膜與脈絡膜脫離,眼內(nèi)出血、眼異物或眼外傷、人工晶體植入術前及術后監(jiān)測等。

  胸、腹部超聲診斷

  1、胸腔疾病的診斷。包括前上縱隔的胸腺囊腫、胸腺瘤、畸胎瘤和惡性畸胎瘤、淋巴結結核和惡性淋巴瘤(淋巴肉瘤、霍奇金氏病)等腫塊的診斷和鑒別診斷;肺部的肺氣腫、肺不張、肺膿腫以及肺實質性占位病變(肺癌);胸膜腔積液、膿胸、胸膜腫瘤等病變。

  2、消化系統(tǒng)臟器的超聲診斷。主要有肝、膽、膽道系統(tǒng)、胃腸疾病、脾臟和胰腺疾病。如常見的肝彌漫性病變(肝炎、肝硬化、肝吸蟲病、脂肪肝等),肝膿腫、囊腫和血腫,肝包蟲病、肝臟良惡性腫瘤(肝血管瘤、原發(fā)性肝癌、轉移癌、膽管細胞癌);膽系炎癥、膽系結石、膽道蛔蟲癥、膽系腫瘤(膽囊癌、肝外膽管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胃腸癌、腸梗阻、腸套疊等疾病。

  3、泌尿生殖系統(tǒng)超聲診斷。包括腎臟、腎上腺、膀胱、前列腺、尿道和陰囊等部位。腎或輸尿管結石、腎功能衰竭、腎萎縮,腎血腫、囊腫、腎及腎上腺的腫瘤(腎細胞癌、腎母細胞癌、嗜咯細胞瘤);膀胱結石、膀胱腫瘤、前列腺增生癥、前列腺癌、尿道結石、尿道狹窄;陰囊血腫、鞘膜積液、隱睪、睪丸腫瘤及附睪結核等疾病。

  婦、產(chǎn)科超聲診斷

  1、子宮及其附件(輸卵管、卵巢等)疾病。宮內(nèi)節(jié)育器探查、子宮發(fā)育異常,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子宮內(nèi)膜增生癥、子宮內(nèi)膜癌、卵泡發(fā)育的監(jiān)測、子宮內(nèi)膜異位癥、畸胎瘤、卵巢漿液性或粘液性囊腺瘤(癌)。

  2、妊娠子宮的診斷。早、中、晚期正常妊娠中胎兒生長、發(fā)育情況及其羊水、臍帶、胎盤的監(jiān)測。異常的妊娠有流產(chǎn)、異位妊娠(宮外孕)、胎兒生長發(fā)育遲緩、胎兒畸形(無腦畸形、腦積水、脊椎裂、消化道或泌尿系畸形等)、前置胎盤、胎盤出血、羊水量異常、臍帶繞頸、滋養(yǎng)葉疾病(葡萄胎、惡性葡萄胎、絨毛膜癌等)。

  心血管腔疾病超聲診斷

  包括常規(guī)超聲心動圖檢查、頸部動靜脈、腹腔動靜脈、腎動脈、四肢大動脈及深靜脈系的形態(tài)結構、血流動力學檢查。超聲心動圖檢查系將超聲探頭置于胸壁、食管內(nèi),對立體的心臟進行無數(shù)切面掃描、綜合分析心臟各結構的位置、形態(tài)、活動與血流特點,從而獲得心血管疾病的解剖、生理、病理及血流動力學診斷資料。近年來食管內(nèi)超聲、血管內(nèi)超聲、心血管三維超聲成像技術的發(fā)展,進一步拓寬其應用范圍,大大提高了診斷敏感性與特異性。

  1、先天性心血管結構異常。如房缺、室缺、法樂氏三、四聯(lián)癥、動脈導管未閉、心內(nèi)膜墊缺損、大動脈轉位、肺靜脈畸形引流、先天性瓣葉發(fā)育畸形等。

  2、心瓣膜病變。對心瓣膜狹窄、關閉不全、瓣葉鈣化、脫垂、穿孔、瓣環(huán)鈣化、贅生物附著、瓣葉發(fā)育畸形等病變均能作出明確診斷。

  3、應用于高血壓心臟病、肺源性心臟病、甲亢性心臟病、心肌病、主動脈夾層動脈瘤、主動脈竇瘤及破裂、冠心病、心臟腫瘤(粘液瘤、橫紋肌瘤、繼發(fā)肺癌、乳腺癌、縱隔腫瘤)及心腔內(nèi)血栓形成。

  4、頸動脈、腹主動脈、腎動脈、四肢大動脈的內(nèi)膜病變、斑塊形成或狹窄等病變;頭頸、腹腔及四肢靜脈的血栓形成、擴張、畸形等病變。

  介入性超聲診斷與治療

  介入性超聲醫(yī)學(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作為現(xiàn)代超聲醫(yī)學的一個分支,其特點是在實時超聲監(jiān)視和引導下,完成各種穿刺、活檢、注藥治療等操作,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術,從而達到與手術相媲美的效果。特別是近些年來利用自動活檢裝置(automatic biopsy device ABD)進行超聲引導下自動活檢(USGAB)技術,提高了穿刺效率以及活檢標本的質與量,減少手動操作可能引起的損傷和并發(fā)癥,具有極高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責任編輯:徐惠珍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