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苦夏雖然是民間的說法,但是很形象的描述出了人們對夏天高溫天氣的感受。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苦夏變“甜”呢?應對苦夏,在飲食上是有高招的,快來一起了解了解苦夏的飲食要怎么安排吧。
什么是苦夏
驕陽似火,熱浪襲人。炎炎夏日,讓人心煩氣躁,吃不下又睡不好。煩躁、乏力、頭暈、胸悶,中醫(yī)講這是“暑傷氣”,民間則說是“苦夏”。苦夏,就是指進入夏季后由于氣溫升高,導致食量減少、身體疲倦、精神不振、體重減輕的現(xiàn)象??嘞钠鋵嵅⒉皇遣?,不過反應嚴重者可以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C和維生素B,以利于調整植物神經功能,消除苦夏癥狀。
苦夏的飲食建議
多酸多甘。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xiàn)積水為患,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醫(yī)養(yǎng)生學的觀點,暑濕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并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shù)囟喑砸恍┬运岬氖澄?。如:菠蘿、西瓜等。
不宜多吃冷飲。不少人以為多吃冷飲或生冷食品,有助消除“苦夏”癥狀,但事實上很可能適得其反。專家提醒,天氣炎熱時,適量吃些涼食,能起到一定的解暑降溫作用,但過多食用就容易使胃腸溫度下降,并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甚至損傷脾胃,不但可能影響食欲,更可能誘發(fā)腹痛(解釋,藥品)、腹瀉等病癥。
苦夏應喝養(yǎng)生粥。夏季養(yǎng)生以“清”為主,它能有效的緩解心情煩躁等情況,都說“心靜自然涼”,還能防止心火內生。而飲食也是同樣的道理,吃一些清淡的食物,更清熱解暑、生津補液,同時還能預防中暑的發(fā)生。要說到清淡飲食非粥不可,李時珍曾說,“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妙也”。
補氣去火。 炎炎夏日不僅帶給我們身體上的不適,還容易導致越來越多的人火氣上升,表現(xiàn)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這些癥狀在醫(yī)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祛火的食物,上佳選擇: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狗肉、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
多吃苦味食品。中醫(yī)認為,夏時暑盛濕重,心火當令,而苦味食品既能泄暑熱,又可燥濕邪,利于恢復脾胃納運的功能。現(xiàn)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苦味食品多含有生物堿、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具有消暑退熱、促進血液循環(huán)、舒張血管等功用。因此夏季多吃一些苦味食品,不僅能清心除煩、醒腦提神,而且還可解暑去熱,增進食欲、健脾利胃。
應對苦夏,飲食上要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
(責任編輯:詹遠 )
吃錯水果,小心越減越肥!廣醫(yī)三營養(yǎng)師教你正確挑水果
全民營養(yǎng)周|老年慢病管理,要吃喝有度!
全民營養(yǎng)周|“一人吃兩人補”坑了多少孕婦
骨質疏松癥對青少年生長發(fā)育有什么影響?
每到夏季,有些人會覺得身體低熱、周身乏力、困倦、不思飲食,身體日漸消瘦,同時耐熱能力下降,容易中暑。但到了秋天,這些毛病往往不治而愈。這……詳細>>
橙皮加入,是為了取其淡雅的味道,另外橙皮中富含維生素A,還有健胃和脾的功效。詳細>>
夏季是陽氣最盛的季節(jié),氣候炎熱而生機旺盛。此時是新陳代謝的時期,陽氣外發(fā),伏陰在內,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活躍于機體表面。夏季養(yǎng)生重……詳細>>
天氣變熱,人們會覺得煩躁上火,食欲也會有所下降。因此,夏季的飲食原則是增酸減苦、補腎助肝、調養(yǎng)胃氣。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夏,就是說……詳細>>
四十多歲的女性已經到了更年期,這是女性較為特殊的時期之一。在這個階段里應該怎么吃呢?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四十多歲的女性應該要吃些什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