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養(yǎng)生 > 正文

乙類傳染病包括哪些種類

2025-02-08 12:50:36      家庭醫(yī)生在線

乙類傳染病是指對人體健康和社會公共衛(wèi)生有較大危害的傳染病,包括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zhì)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jié)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等。

1. 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是一種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颊叱S邪l(fā)熱、咳嗽、乏力等癥狀。

2. 艾滋?。河扇祟惷庖呷毕莶《荆℉IV)感染引起,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傳播。會導致免疫系統(tǒng)受損,引發(fā)各種機會性感染和腫瘤。

3. 病毒性肝炎:常見的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蓪е赂闻K炎癥、纖維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

4. 脊髓灰質(zhì)炎:由脊髓灰質(zhì)炎病毒引起,主要影響兒童,可導致肢體癱瘓。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5.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亞型毒株引起,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禽類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傳播。

6. 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通過飛沫傳播,常有發(fā)熱、皮疹、咳嗽等癥狀。

7. 流行性出血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由漢坦病毒引起,通過鼠類傳播。

8. 狂犬?。河煽袢《疽穑饕ㄟ^被患病動物咬傷傳播,病死率極高。

9. 流行性乙型腦炎:由乙腦病毒引起,通過蚊蟲叮咬傳播,多見于兒童。

10. 登革熱:由登革病毒引起,通過伊蚊叮咬傳播,常有發(fā)熱、皮疹、關節(jié)疼痛等表現(xiàn)。

11. 炭疽:由炭疽芽孢桿菌引起,可通過接觸、吸入或食入感染。

12. 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由痢疾桿菌和阿米巴原蟲引起,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13. 肺結(jié)核:由結(jié)核分枝桿菌引起,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常有咳嗽、咳痰、咯血等癥狀。

14. 傷寒和副傷寒:由傷寒桿菌和副傷寒桿菌引起,通過糞-口途徑傳播。

15.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由腦膜炎奈瑟菌引起,通過飛沫傳播,常有發(fā)熱、頭痛、嘔吐等癥狀。

16. 百日咳:由百日咳桿菌引起,通過飛沫傳播,咳嗽癥狀明顯。

17. 白喉:由白喉桿菌引起,通過飛沫傳播,可影響咽喉和呼吸道。

18. 新生兒破傷風:由破傷風梭菌引起,常在新生兒出生時感染。

19. 猩紅熱:由A組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通過飛沫傳播,常有發(fā)熱、皮疹等癥狀。

20. 布魯氏菌?。河刹剪斒暇?,主要通過接觸患病動物傳播。

21. 淋?。河闪芮蚓?,主要通過性接觸傳播。

22. 梅毒:由梅毒螺旋體引起,可通過性接觸、母嬰和血液傳播。

23. 鉤端螺旋體病:由鉤端螺旋體引起,通過接觸疫水傳播。

24. 血吸蟲病:由血吸蟲引起,通過接觸疫水感染。

25. 瘧疾:由瘧原蟲引起,通過蚊蟲叮咬傳播。

乙類傳染病的種類較多,對公眾健康構(gòu)成一定威脅。預防這些傳染病需要加強個人衛(wèi)生,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接觸傳染源。同時,政府和醫(yī)療機構(gòu)也在不斷加強監(jiān)測和防控措施,以保障公眾的健康。一旦出現(xiàn)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yī)診斷和治療。

(責任編輯:家醫(yī)在線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