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養(yǎng)生 > 中醫(yī)養(yǎng)生 > 體質(zhì)養(yǎng)生 > 正文

秋季吃什么去火 四類食物最佳

2017-05-19 10:52:59      

進入秋季,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秋天的燥氣。中醫(yī)講“秋主燥”,“秋燥”除了易傷肺之外,也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xiàn)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結(jié)、皮膚干裂等情況。我國民間素有“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的說法,是說秋季陰盛于外而虛于內(nèi),若不能養(yǎng)陰就易生熱病,就是我們老百姓說所的“上火”。

那么秋季吃什么去火呢?

1、水果類

秋天是水果豐收的季節(jié),不光品種多,味道也最好。入秋后天氣干燥,容易引起咽喉干燥、咳嗽等反應(yīng),大部分秋季水果具有生津止渴、潤肺去火等作用,所以秋季上火,新鮮的水果一定要多吃。

楊桃清熱利咽、生津消煩。對上呼吸道炎癥有很好的療效,可以用來治療口瘡、牙痛、嗓子疼初起等上火癥狀。將楊桃清洗干凈,橫著切成五角星形狀,直接生吃,就有清涼降火的作用。

柿子味甘澀,性寒。其所含的維生素及糖分要高出一般水果一到兩倍??梢责B(yǎng)肺護胃,清除燥火,經(jīng)常食用能夠補虛、止咳、利腸、除熱。

葡萄補氣益腎、生津止咳。初秋時節(jié)吃些葡萄,有解內(nèi)熱排毒的作用。女性多吃些葡萄,對美容養(yǎng)顏、調(diào)整氣色有幫助。

石榴生津止渴、清熱解毒。秋季人們感覺口鼻咽喉干燥時,吃些石榴,能達到生津潤燥的效果。

梨又被稱作快果、玉乳,因鮮嫩多汁被稱為“天然礦泉水”。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潤燥、清心降火的作用。對肺、支氣管及上呼吸道有相當好的滋潤功效,每天吃上一到兩個梨可有效緩解秋燥。

2、蔬菜類

去火的飲食還要添加些蔬菜。蔬菜含大量維生素及葉綠素,其性多偏寒涼,不僅能消除油膩,補充人體維生素的不足,還有清涼、解毒、去火的作用。

秋季吃茄子最去火,茄子不僅是價廉物美的大眾蔬菜,還是種食療佳品。中醫(yī)認為,茄子性涼、味甘,有清熱止血、消腫止痛、祛風通絡(luò)、寬腸利氣等功能,所以在這個季節(jié)吃些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

豆芽具有清熱的功效,有利于肝氣疏通、健脾和胃。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濕的作用,適合口干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人群食用。黃豆芽健脾養(yǎng)肝,有助于預(yù)防口角發(fā)炎。

竹筍性味甘寒,有清熱化痰作用。如《本草求原》中說:“竹筍,甘而微寒,清熱除痰?!薄峨S息居飲食譜》亦云:“筍,甘涼,開胸消痰?!币虼?,風熱咳嗽或肺熱咳嗽之人,最宜食用。

山藥原名薯蕷,補而不滯,不熱不燥,能補脾氣而益胃陰。《本草求真》曾寫道,“入滋陰藥中宜生用,入補脾肺藥宜炒黃用?!鄙剿幘哂凶剃庰B(yǎng)肺功效,可以調(diào)整代謝、潤膚、通腸。

冬瓜是一種藥食兼用的蔬菜,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中醫(yī)認為,冬瓜味甘、淡、性涼,入肺、大腸、小腸、膀胱經(jīng);具有潤肺生津、化痰止渴、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等諸多功效。

3、肉類

秋季氣候干燥,吃肉過多會導(dǎo)致上火,引起各種炎癥,但是從養(yǎng)生角度來講,不吃肉對人體的健康平衡又會造成一定影響。因此,讓我們根據(jù)每種肉的特性適當補充肉類,維持身體酸堿平衡的同時,又能起到潤燥的作用。

豬肉,是秋季補鐵的好選擇。中醫(yī)上認為,多吃豬肉中的瘦肉有滋陰潤燥的作用。在干燥多風的天氣,大家不妨買些豬肉來食用哦。

老話說“飛禽莫如鴣,走獸莫如兔”,說的即是兔肉的質(zhì)地細嫩、營養(yǎng)豐富。在所有的肉類里,兔肉的蛋白質(zhì)含量較高,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卻很低。而且在中醫(yī)看來,滋陰去火的兔肉特別適合放在秋冬季節(jié)來吃。

肉禽類食品多是溫熱性,而鴨肉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侗静菥V目》記載鴨肉“填骨髓、長肌肉、生津血、補五臟”,可補虛生津、利尿消腫。所以容易上火的季節(jié),可多吃鴨肉。

4、中藥類

秋季上火,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百合、杏仁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

玉竹在《中國藥典》中記載:性味甘,微寒。具有養(yǎng)陰潤燥,生津止渴的作用。一般多用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喉干澀和內(nèi)熱消渴等。而在《廣西中藥志》中記載:養(yǎng)陰清肺潤燥,治療陰虛,多汗,燥咳和肺瘺等。

白蓮不僅富含多種營養(yǎng)素,也是人體調(diào)補的良藥。白蓮最好不要抽棄蓮子心,因為蓮子心有清心瀉火的作用。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jīng)??梢责B(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常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但是由于麥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虛引起的水濕、寒濕、痰濁及氣虛明顯的人群。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jīng)。有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之功,適用于陰虛肺燥或熱傷肺陰所致的干咳痰少、咽喉干燥等癥,及溫熱病熱傷胃陰或久病陰虛津虧所致的口干咽燥、舌紅少苔、大便干結(jié)等。

另外,秋季還有很多起到潤肺滋陰去火作用的食物,如蓮藕、百合、銀耳等等,秋季常吃這些去燥熱,美容又健康,適合所有大眾食用。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dǎo)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