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疾病 > 動脈硬化 > 正文

動脈硬化的原因分析 動脈硬化的飲食要點

2015-02-12 08:59:26      家庭醫(yī)生在線

動脈硬化是動脈的一種非炎癥性病變,可使動脈管壁增厚、變硬,失去彈性、管腔狹窄。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增長而出現(xiàn)的血管疾病,其規(guī)律通常是在青少年時期發(fā)生,至中老年時期加重、發(fā)病。男性較女性多,近年來本病在我國逐漸增多,成為老年人死亡主要原因之一。

動脈硬化的病因分析

動脈硬化的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高血壓、高血脂癥、抽煙三大危險因子。其他肥胖、糖尿病、運動不足、緊張狀態(tài)、高齡、家族病史、脾氣暴躁等都有關系。

(1)高血壓:高壓血流長期沖擊動脈壁引起動脈內(nèi)膜機械性損傷,造成血脂易在動脈壁沉積,形成脂肪斑塊并造成動脈硬化狹窄。血壓不控制,心肌梗塞發(fā)生率約提高2~3倍,腦中風則約4倍。

(2)高脂血癥:血中脂肪量過高較易沉積在血管內(nèi)壁形成斑塊,造成動脈硬化狹窄。

(3)糖尿?。禾悄虿∪说闹敬x會出現(xiàn)問題,血液中運送脂肪的蛋白質(zhì)(稱做脂蛋白)會產(chǎn)生變性,在運送過程中脂肪容易沉積在血管內(nèi)壁形成脂肪斑塊。

(4)抽煙:香煙中的尼古丁、一氧化碳等會損傷動脈內(nèi)壁,受傷的動脈內(nèi)壁會卡住膽固醇,引起血小板堆積形成脂肪斑塊。同時,抽煙也會引起冠狀動脈收縮痙攣,減少血流量。

(5)缺少運動:運動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減少低密度脂蛋白,幫忙身體把多余膽固醇從膽道與腸道排出體外,避免過剩膽固醇沉積在血管內(nèi)壁。此外,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增加血管彈性,降低血壓,消耗過剩熱量,使身體脂肪比重減少,肌肉比重增加,而減輕體重。因此缺乏運動的人很容易得到粥狀動脈硬化。

(6)肥胖:肥胖或體重過重的人,心臟負荷加重,血脂肪不正常的機率也較高,因而增加粥狀動脈硬化風險。肥胖,易促發(fā)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癥、胰島素阻抵抗癥候群。

(7)過大壓力:人會因為壓力而增加腎上腺素的分泌,于是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傷害動脈血管內(nèi)壁。

(8)家族史:指的是基因上的因素,使某些人早期就發(fā)生動脈硬化疾病遺傳,其原因仍未明,有的是嚴重高膽固醇血癥,迭積在血液中,進而促發(fā)動脈硬化發(fā)生。有的是早發(fā)性高血壓,或是容易發(fā)生血栓等。

動脈硬化的治療要注意幾點

動脈粥樣硬化怎么治療?首先要有一個正確的態(tài)度,動脈粥樣硬化首先要分級別去預防它,一般的預防。

1、發(fā)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配合治療 已有客觀證據(jù)表明:本病經(jīng)防治病情可以控制,病變可能部分消退,病人可維持一定的生活和工作能力,病變本身又可以促使動脈側(cè)枝循環(huán)的形成,使病情得到改善。因此說服病人耐心接受長期的防治措施至關重要。

2、合理的膳食,膳食總熱量勿過高,以維持正常體重為度。超過正常標準體重者,應減少每日進食的總熱量,食用低脂(脂肪攝入量不超過總熱量的30%,其中動物性脂肪不超過10%)、低膽固醇(每日不超過500mg)膳食,并限制蔗糖和含糖食物的攝入。

另外年齡過了40歲者即便血脂不增高,要避開經(jīng)常食用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含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避免多食含膽固醇較高的食物,如:肝、蝦子,蟹黃,蛋黃等。若血脂持續(xù)增高,應食用低膽固醇、低動物性脂肪食物,如:各種瘦肉,雞、鴨、魚肉,蛋白,豆制品等。已確診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嚴禁暴飲暴食,以免誘發(fā)心絞痛或心肌梗塞。合并有高血壓或心力衰竭者,應同時限制食鹽和含鈉食物。提倡飲食清淡,多食富含維生素C(如新鮮蔬菜、瓜果)和植物蛋白(如豆類及其制品)的食物。在可能條件下,盡量以豆油、菜油、麻油、玉米油、茶油、米糠油等為食用油。

適當?shù)捏w力勞動和體育活動 參加一定的體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預防肥胖、鍛煉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功能和調(diào)整血脂代謝均有益,是預防本病的一項積極措施。體力活動應根據(jù)原來身體情況、原來體力活動習慣和心臟功能狀態(tài)來規(guī)定,以不過多增加心臟負擔和不引起不適感覺為原則。體育活動可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活動,對老年人提倡散步(每日1小時,分次進行),做保健體操,打太極拳等。

動脈硬化的飲食要點

(1)宜多食用植物蛋白(如豆制品)及復合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等),少吃單純碳水化合物(如果糖、蔗糖、蜜糖及乳糖等)。

(2)宜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因維生素C可促使膽固醇羥基化,從而減少膽固醇在血液和組織中的蓄積。

(3)宜多吃高纖維素的食物,因食物纖維不易被人體胃腸道所消化,攝入高纖維食物后可改善大便習慣,增加排便量,使糞便中膽固醇及時排出,從而起到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的作用。

(4)宜多吃些水產(chǎn)海味食物,如海帶、海蜇、淡菜、紫菜、羊棲菜、海藻之類,這些海產(chǎn)品都是優(yōu)良蛋白質(zhì)和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各種無機鹽的良好來源,在人體內(nèi)具有阻礙膽固醇在腸道內(nèi)吸收的作用。中醫(yī)認為這類食物具有軟堅散結(jié)的功效,故經(jīng)常食用,可以軟化血管。

(5)宜吃低鹽飲食,食鹽中的鈉,能增加血漿滲透壓,促使血壓升高,而高血壓對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均可帶來不利的影響。

(6)宜常吃紅辣椒、牛奶和魚。尤其是高膽固醇者宜常吃紅辣椒、牛奶和魚。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紅辣椒中含有一種番椒素的物質(zhì),它能有效地降低人體內(nèi)膽固醇。牛奶中含有一種乳清酸物質(zhì),能抑制肝臟合成膽固醇,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含量,而且牛奶營養(yǎng)豐富。魚內(nèi)含有魚肝油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

(7)宜吃植物油,如豆油、菜油、花生油、麻油等。

(責任編輯:張洪菁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