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心腦血管 > 心腦血管知識 > 疾病癥狀 > 正文

飯后心悸是怎么回事?引發(fā)心悸有三大原因

2014-07-23 11:49:04      家庭醫(yī)生在線

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覺或心慌感,心律失常,心率快、慢時都可有心悸感。心悸胸悶,患者自覺心跳、心慌或心前區(qū)搏動感,心率加快或心律不規(guī)則;至于氣短、胸悶,也是自覺氣不夠用、憋悶。遇到此種情況,人們(或醫(yī)生)容易一下想到是否患心臟病,因而造成誤診誤治。實際上,在兒童及少年,能引起心臟病癥狀的除心臟病外,還有許多其他疾病。 例如勞累過度、睡眠不足時,也會出現心悸胸悶的情況,有人因為對這些情況沒有注意,繼續(xù)工作勞動,結果是導致心臟病的發(fā)生。有關專家建議連續(xù)幾日出現心悸胸悶的人應做一次心臟檢查,以便早期發(fā)現心臟病,從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心悸的病因是什么?

1、心率加快:常見于發(fā)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低血糖癥,以及腎上素麻黃素、咖啡因、阿托品、甲狀腺素片等藥物影響,飲酒、濃茶、咖啡后也可使心率加快感到心悸。

2、心律失常:常見于竇性心動過速、過緩,陣發(fā)性室上性或室性心動過速、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房性、室性早搏,心房纖顫等。

3、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悸伴隨哪些癥狀?

1、心前區(qū)痛:見于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心臟神經官能癥。

2、發(fā)熱:見于風濕熱、心肌炎、心包炎、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3、暈厥或抽搐:常見于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病態(tài)竇房結綜合征、心室顫動、陣發(fā)性室性心動過速等。

4、消瘦、出汗:常見于甲狀腺功能亢進。

5、貧血:見于各種原因的急性失血。

6、神經紊亂癥狀:見于心臟神經官能癥。

心悸容易與哪些癥狀混淆?專家表示,心悸應與下面的癥狀進行相鑒別:

1、年輕女性心悸胸悶 很多人認為心悸胸悶是老人容易多發(fā)的疾病,可是現在發(fā)現很多年輕女性是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年輕女性為什么容易出現心悸胸悶呢?而且很多年輕女性心悸胸悶還查不出來原因。

2、心悸伴乏力、面色蒼白 心臟神經官能癥是全身神經官能癥的一種(即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心血官系統(tǒng)的表現),其癥狀表現是多種多樣的,最普通的自覺癥狀是心悸、呼吸不暢、心前區(qū)疼痛、面色蒼白和全身乏力等,還有容易激動、失眠、多汗、發(fā)抖、眩暈、多夢等表現。

3、心悸伴心率異常 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或心慌感。當心率加快是感到心臟跳動不適,心率緩慢時感到搏動有力。心悸時,心率可快,可慢,也可有心率失常,心率和心律正常者也可以有心悸。

4、飯后心悸 飯后心悸是氣血兩虛的癥狀之一。氣血兩虛證指既有氣虛之象又有血虛之癥證候多由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先有血虛無化氣所致。

5、勞累后心悸 勞累后心悸指患者進行體力勞動,體力消耗后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癥狀。發(fā)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并伴有心前區(qū)不適感。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