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心理睡眠 > 心理常識 > 心理前沿 > 正文
多疑
掛號科室:心理咨詢科 同類疾?。?

6種壞情緒影響身體健康 教你輕松驅走壞情緒

2016-11-29 08:51:23      家庭醫(yī)生在線

在感情的世界里,女人往往都扮演著弱者的角色,她們的內(nèi)心是脆弱的,往往都經(jīng)受不起感情中的大風大浪,以至于很多時候因為自己的一時沖動,而讓自己受到更多的傷害。所以,當女性在面對自己感情中出現(xiàn)了問題后,千萬不要被以下的6種壞情緒所支配。

惡劣情緒NO.1:憤怒

吃的量多了,與能量代謝有關的B族維生素就會消耗得多,而VB1缺乏會使人脾氣暴躁、健忘。研究發(fā)現(xiàn)VB3缺乏與焦慮有關,VB6的不足則導致思維能力下降。

另外,肉類吃多了,體內(nèi)的腎上腺素水平就會升高,也更容易使人發(fā)怒。

應對憤怒:玫瑰花泡茶或山楂單泡飲用,適量飲用啤酒。蓮藕屬順氣佳品,蘿卜生吃(如有胃病可飲用蘿卜湯)也是天然的制怒劑。

惡劣情緒NO.2:悲傷

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人之所以會感到悲傷,是由于體內(nèi)氨基酸的長期不平衡導致的。另外,如果身體中缺乏鎂元素也是女人悲傷不已的潛在原因。

應對悲傷:濃骨湯、維生素C都會對抑制悲傷有所幫助。另外要確保每日攝入的食物種類不少于20種,其中蔬菜水果種類不低于5種。

惡劣情緒NO.3:多疑

女人天生是多疑的動物。多疑會讓心理安全指數(shù)降低,容易誘發(fā)夫妻冷戰(zhàn)。多疑還讓人寢食不安,因此引起的食欲不振和營養(yǎng)問題也是疑心太重的惡果。

研究發(fā)現(xiàn):吃素會影響細胞對能量的利用,并擾亂腦組織神經(jīng)遞質的合成和釋放,更容易讓疑心加重。另外,飲食結構中長期缺鋅也可能導致情緒不穩(wěn)和多疑。

應對多疑:適當吃肉類和海洋產(chǎn)品能改善心境,偶爾吃少許零食也能讓人的心理安全指數(shù)回升。

惡劣情緒NO.4:郁郁寡歡

除了情感生活中的不幸,還有什么能讓女人們郁悶起來?

分析認為:血液中血糖不足能夠導致抑郁。另外,汞中毒也是導致郁郁寡歡的重要原因,例如香菇頭、干木耳中就可能殘留汞元素,足夠引發(fā)女人的情緒災難。

應對抑郁: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最好是谷類食物。另外,在食用蘑菇木耳之類的干菜時,務必浸泡10分鐘以上,并用流動的水反復沖洗。

惡劣情緒No.5:季節(jié)性情緒失控

隨著秋冬季的到來,女人們該警惕隨之而來的情緒問題了。被醫(yī)學家稱為“季節(jié)性情緒失調”是指因天氣變化而產(chǎn)生的情緒疾病,因多發(fā)于冬季又被稱為“冬季抑郁癥”。

提醒:陽光照射時間短,萬物蕭瑟的景色有關。對環(huán)境和氣候格外敏感的女人就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極度疲倦,嗜睡和貪吃及對所有事情都失去興趣的癥狀,嚴重的還會引起機體正常功能衰退。

應對方法:鍛煉及按摩,拒絕單一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享受陽光和參與戶外活動。并提高室內(nèi)自然光線及充分享受冬季的樂趣,比如爐火、書本和音樂。

惡劣情緒NO.6:恐懼

女人很容易感到恐懼。未來的生活、目前的現(xiàn)狀、未知的煩惱……這些都會是她們的恐懼源。

解決恐懼:與朋友和家人保持交流,適時為自己減壓。必要時向心理醫(yī)生求助。

那么通常情況下,如何趕走壞情緒呢?

強裝笑臉

在心情抑郁、心理壓力大或生氣的時候,強裝笑臉有助于釋放不良情緒,有益身心。

哼哼歌

唱歌是改善心情的最簡單方法。因為唱歌可調整呼吸,使整個身體都隨著節(jié)奏運動。不管是自己哼唱或是與朋友同唱,哪怕只是靜靜地傾聽,都有助于放松身心。

收拾房間

凌亂不堪的房間或辦公室會令人心神不安。因此,將房間收拾整齊能改善不良情緒。比如,讓地板上散落的物件各就各位,將桌子上的東西收拾干凈,把被子疊整齊。

要想心情好,關鍵吃得巧

比如,苦甜兩種味道結合(在咖啡中加點橙汁),或者軟硬食材結合(爆米花和堅果同吃)等,都能夠給味蕾帶來新鮮感,進而改善心情。類似的食物還有中餐里的糖醋排骨、糖醋雞塊等。

與寵物親密接觸

研究證明,撫摸貓狗等動物有助于降低血壓和平穩(wěn)心率,進而降低心臟病等病癥的發(fā)病幾率。人與動物親密接觸,具有驚人的安撫效應,有助于人體緩解自身壓力。

穿藍色襯衫

藍色是一種天然的心情“放松劑”,這正是“仰望藍色天空,心情倍感輕松”的真正原因。相比之下,橙色刺激性最強,黑色容易激起怒氣,紅色雖然可以提升人的體內(nèi)能量,卻容易令人不安。

聞聞檸檬香

檸檬香味具有去憂、安神和止痛作用。檸檬香確實能提升好心情,聞檸檬味可使血液中的能量激素“正腎上腺素”的濃度增加。

(責任編輯:陳健慧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