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心理睡眠 > 心理常識 > 心理前沿 > 正文
自殺行為
掛號科室:精神心理科 同類疾病:精神分裂癥癔癥阿斯伯格綜合癥精神障礙偏執(zhí)性精神障礙

到底什么是自殺? 如何預防一個人自殺

2016-11-23 08:36:00      家庭醫(yī)生在線

自殺的事件并不少見,中國每年因自殺而失去父親或者母親的兒童達到16余萬。農(nóng)村自殺率明顯高于城市,女性多于男性,1/3自殺致死的人并不存在精神障礙,60%自殺未遂的人屬于沖動性自殺。從數(shù)據(jù)顯示來看,自殺的人大多是沖動自殺,是因為現(xiàn)代倫理觀念發(fā)生了轉變,經(jīng)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造成自殺行為。

據(jù)悉,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將自殺定義為:故意采取的自我致死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看,自殺是在意識清晰的前提下有目的的主動行為,意識障礙者的自傷或自殺顯然不屬于真正的自殺。

根據(jù)社會對個人關系的影響以及控制力的強弱,把自殺分為三類:

(1)利他性自殺:是指在社會習俗或群體壓力下,或為追求某種目標而自殺;

(2)利己性自殺:是指個人失去社會的約束與聯(lián)系,對身處的社會及群體毫不關心,孤獨而自殺;

(3)失范性自殺:是指個人與社會固有的關系被破壞,令人不知所措而自殺。

而CCMD-3將自殺分為:

(1)自殺死亡:是指死亡的結局系故意采取自我致死的行為所致;

(2)自殺未遂:有自殺的動機和可能導致死亡的行為,但未造成死亡的結局;

(3)自殺觀念:有自殺意念,而未采取自殺的行為;

(4)準自殺:又稱類自殺,有自傷的意愿,但并不真正想死,采取的行為導致死亡的可能性很小,可以是一種呼救行為或威脅行為,通常不會造成死亡。

應采用什么方法去阻止自殺呢?

1、當一個人處于極端狂怒、消沉中,就想一了百了解決自己時,我們不能指望他自己去調(diào)節(jié)情緒平復心情,要主動去幫助他,讓他知道你在聽,你關心他,你理解他。

2、不要讓他一個人呆著,要陪在他身邊。如果是夫妻兩個吵架,不管誰對誰錯先順著對方的意思,讓他的情緒先穩(wěn)定下來再說。如果是自己的好姐妹慘遭分手,多去傾聽她訴說,然后找機會安慰。如果是年輕人投資失敗,就為他分析形勢,告訴他機會還有很多。

3、不要刺激他,這時候“激將法”是沒有用的。用“你去死啊,我諒你也不敢”這樣的話去刺激對方相當于火上澆油。

4、分散注意力,將他暫時帶離那個沖動的漩渦。比如你的朋友情緒低落到一言不發(fā),那就拉著他去打場球或者做點其他事。

5、如果對方極度沖動,誰的話都聽不見,就立即強制性地控制住他,遠離安眠藥、水源等,不讓他在沖動時做出極端行為。

(責任編輯:陳健慧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