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糖尿病 > 糖尿病治療 > 糖尿病運動 > 正文

運動是糖尿病防治的根本 什么運動適合糖友?

2017-03-06 08:37:51      家庭醫(yī)生在線

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可謂是一劑良藥,它可以幫助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和胰島素的發(fā)揮。但是,鍛煉中若不注意反而適得其反,易引起血糖波動及并發(fā)癥的發(fā)作。那么,患者在運動過程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應該保持怎樣的運動量和運動頻率呢?

運動對糖尿病尤為重要

很多人都說運動是糖尿病的克星,其實這個涉及到兩個問題,一個是運動預防糖尿病,一個是運動治療糖尿病。那么不管是預防,還是治療,對糖尿病來說,運動的作用都是同樣的重要。運動是非藥物干預的方式之一,我們叫生活方式干預。那么為什么運動這么重要?已經有研究表明,如果說一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或者說糖尿病前期的人群,他要預防糖尿病,單靠飲食控制,效果不太好。同樣,糖尿病的病人,也是這個道理。但是反過來說,在我們中國叫飲食控制,在國外常常叫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就是在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或者說在飲食控制的時候,加用運動治療,這種干預的方式,效果更好。甚至于有些人,單用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沒有配合運動治療的效果好。

再者,除了我們講的醫(yī)學營養(yǎng)治療、飲食控制,運動可以使人體全身的代謝有改善,特別是使胰島素的敏感性有改善。因為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再加上我們運動有一些熱卡的消耗,整個機體代謝環(huán)節(jié)的改善,對血糖的控制,或者說對代謝紊亂的糾正,都是非常有用的。現(xiàn)在還發(fā)現(xiàn),如果說是糖尿病前期的人群,飲食加上運動,二十年左右,不但可以預防糖尿病,還可以減少糖尿病的微血管和糖尿病的大血管并發(fā)癥。所以說運動對于糖尿病的預防和治療,非常重要。

選擇運動方式需考慮多方面

理論上來說,所有的運動都適合糖尿病患者。舉個極端的例子,有一個1型糖尿病患者,他居然是奧運會游泳的金牌獲得者。那說明什么?只要身體條件可以,確實是所有的運動都是適合的。但是每一個糖尿病病人的身體狀況差太多,所以這個運動的選擇,可能就不完全相同。應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運動的影響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心血管系統(tǒng)。選擇運動時,不僅要考慮自己的骨關節(jié)系統(tǒng),還要考慮自己的肌肉水平,還有其他的身體的狀況,比方說你的眼睛,視力好不好。然后你是不是每天老發(fā)低血糖,血糖波動很大。還有你的肝臟好不好,腎臟好不好,肺功能好不好,這些都是跟我們的運動方式有關的。另外一個關于糖尿病比較特殊的問題,我們叫糖尿病的周圍神經病變。有些病人比方說他的運動,他的足的神經有問題,走路感覺不好,可能還有摔傷。所以運動方式的選擇,每一個病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就會差別很多。

年齡大的人群,上面我們說的問題基本都有。所以老年人的運動方式,一定要身體能夠承受,這是最重要的。超越了這個身體的承受能力,運動,不但不會帶來好處,甚至于可能會危及生命。再加上有一些年齡大的人群,骨質增生、慢性關節(jié)炎、骨質疏松,這些問題都是運動要考慮的問題。再者,老年人運動還需要考慮安全文圖,這個安全除了身體的安全之外,就是運動的環(huán)境安不安全,比如運動場地的濕滑程度、空氣質量等。

最后一個就是肥胖人群運動的問題。肥胖的人,常常是骨關節(jié)不好的,因為他的體重很重,他的關節(jié)會承受很大的負荷,或者叫重量。比方說下樓梯,或者是下山,或者是爬山,這種運動對肥胖病人的骨關節(jié)系統(tǒng)是不太好的,甚至于長時間會損傷他的關節(jié)系統(tǒng)。所以肥胖的人群,除了減肥這種運動以外,一定要注意保護關節(jié)。運動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第一,身體的安全;第二,運動環(huán)境的安全;第三,你選擇的運動方式,對你來說,應該是安全的。

什么運動適合糖友?

糖尿病患者,特別是年齡比較大或者是偏大、關節(jié)不是太好的那些人群,建議最好的運動方式就是走平路,快走。快走,具體的速度是需要每一個人自己去掌控。當然,這個速度太慢也不好,過于慢的走起不到任何運動作用。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能走多快走多快。

而走路的頻率,最低每一天,有人說每一周五天,當然最好是每一天都這樣子,每一天至少持續(xù)地、不間斷地快走半小時以上就可以了。但是你走走停停,或者五分鐘再歇一會兒,半小時,半小時以后再走五分鐘,這種效果就不好。連續(xù)的運動半小時以上,這是最低要求。那再往上走,也有很多糖尿病人還去踢足球,還去游泳。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來定,但是一個最最基本的要求,每一天不能低于30分鐘。

(責任編輯:鄧瑩瑩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