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熾明 副主任醫(yī)師
擅長:泌尿系腫瘤、泌尿系結石、前列腺疾病的微創(chuàng)腔鏡診治....[詳情]
您也許看到過出生數周或數月的嬰兒,當他的手碰到可抓握的物體時,便緊緊地抓住。如果碰到一根可以承受嬰兒體重的橫木時,無需經過特殊訓練,他也能立刻抓住它,并能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懸吊起自己的身體。這就是典型的抓握反射,人人都有,與生俱來。人類的祖先類人猿憑借抓握這一生存本能,在樹叢間攀爬跳躍,抓到樹枝就可立即攀握并懸吊軀體,進行尋找食物及棲息等生存活動。
而抓握之后產生的身體懸垂,實際上是一種近乎天然的鍛煉活動,對增進肌力、協(xié)調靈巧,提高反應能力,均有很大的作用。目前已應用在人們的健身活動之中,它對中老年人的健康更具特殊意義。
當懸垂時,肩帶部承受著體重的牽拉,這使得肩部的三角肌、胸大肌等肩帶肌均受到一定的重力牽引而努力收縮,肌力逐漸增強。上臂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前臂的伸肌、屈肌,乃至腕、指、掌部的許多中、小肌群,均處于牽拉引伸而被迫進行收縮以承受體重的活動中。這種對肩及上肢的牽引訓練,能明顯增強肩帶及上肢、手部的肌肉力量。肩關節(jié)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jié),平時長時間處于內收內旋的自然位置上,如得不到必需的大幅度的關節(jié)運動,有可能患上肩關節(jié)周圍炎。這是一種主要表現為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及疼痛的退行性病變,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以被稱為“五十肩”。如經常進行抓握橫杠懸垂身體的鍛煉,就能使肩關節(jié)有一定的時間處于外展并旋轉至最大活動位置上,肩關節(jié)囊及周圍肌腱、韌帶等都得以充分伸展,這對于預防中老年人發(fā)生肩關節(jié)周圍炎具有重要意義。
懸垂鍛煉時,不光只是雙手抓握橫杠,使身體下垂對抗重力,實際上還有全身運動的配合。例如,懸垂的同時下肢自然放松,腹肌及腰背肌則呈現一定程度的緊張收縮,以使軀體保持于協(xié)調狀態(tài)之中。因此,看似簡單的懸垂鍛煉,實際上也是全身活動,即全身必要的大肌群均有適當的參與,使它成為一種促進身體協(xié)調、增進反應能力的運動。那么,如何進行懸垂鍛煉呢?首先選擇場地的地面為泥土或草地,以防萬一摔跤。然后做好準備活動:先做幾節(jié)全身的健身操,以充分伸展全身的大肌群及大關節(jié),尤其要重點活動上肢的肩、肘、腕、指等大小關節(jié),以適應下面要進行的抓握單杠及懸垂肢體的鍛煉。
活動全身后,在高度相當于站立時伸展雙臂剛好接觸到的單杠前站好,集中精神,雙眼仰視單杠,伸手緊緊抓握住它,抓牢之后試一試懸垂的感覺,然后身后屈起雙小腿離地,讓你的體重完全落在雙上肢手腕及肩膀部,堅持1分鐘左右,再落地站穩(wěn),松手休息1分鐘,再重復以上鍛煉程序,約3~6次??擅刻煸?、晚進行。
如果您有一定的鍛煉基礎,可選擇高度比雙臂上伸時需縱跳起約10厘米方可抓握到的橫杠。如果您臂力不支,懸垂時間可減為30秒或更短,循序漸進增加懸垂時間。
${FDPageBreak}
注意,如感覺肩部輕微酸脹、疼痛,是正常反應,可在適當休息后恢復。如感覺體力不支或肩部某處特別疼痛,就要就診于醫(yī)生,看看是否有運動性損傷,及時采取治療。
應當強調指出的是,懸垂運動具有一定的運動負荷,并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能參加的。體質稍差,或患有慢性病者須咨詢運動醫(yī)學專家,以掌握正確方式及注意事項;患有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其他內臟疾患,而代償功能又欠佳時,以及患有肢體殘疾、腰背髂膝等關節(jié)疾患的人們,都不適于參與這項鍛煉。
(責任編輯:宋莎莎 )
文章關鍵詞:
南方醫(yī)科大學皮膚病醫(yī)院 皮膚三科(外陰皮膚病/性病)
擅長:感染性及過敏性皮膚病(接觸性皮炎、蕁麻疹、藥物疹、帶狀皰疹)等,性傳播疾?。范?、尖銳濕疣、生殖器皰...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