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腎病科 > 腎病知識 > 腎病百科 > 正文
感染
掛號科室:感染科 同類疾病:水痘花斑癬庫魯病腺病毒感染裂谷熱

腎移植要留意哪些不良癥狀?8類人不宜腎移植

2014-08-12 08:39:20      家庭醫(yī)生在線

腎移植是將健康者的腎臟移植給有腎臟病變并喪失腎臟功能的患者,是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的一項有效手段。腎移植因其供腎來源不同分為自體腎移植、同種腎移植和異種腎移植,習慣把同種腎移植簡稱為腎移植。但是,腎移植之后也要留意一些不良的癥狀表現(xiàn),并且要引起相關的警惕。

腎移植后要當心哪些表現(xiàn)?

急性排異反應

急性排異反應的診斷有時十分困難,難以與其它情況鑒別。尤其存在感染時,其治療原則截然不同,必須及時鑒別。

急性,腎小管壞死手術后早期發(fā)生無尿或少尿。多與腎缺血有關,如供腎熱缺血時間長、灌注不當、保存時間過久;或由尿路造影或血管造影所致。常需腎活組織檢查以鑒別。表現(xiàn)為腎間質水腫、局限性缺血、廣泛腎小管變性壞死。

慢性排異反應

發(fā)生于術后6月~1年以后。系持久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后果,可兼有兩種免疫之特征,常以前者為主。多因術后早期排異反應治療不徹底,或反復發(fā)生急性排異反應所致。常為隱匿性。

臨床表現(xiàn)為進展緩慢的高血壓、蛋白尿,移植腎進行性縮小,功能減退。血尿、少尿、血肌酐、尿素氮升高、內(nèi)生肌酐清除率降低,血色素降低。

哪些人不適合做腎移植?

任何手術都會有一定的風險,腎移植手術更是如此。而這種手術并不一定適合所有的人,有些特定的人群是不能實施這個手術的,否則引發(fā)的后果將會是致命性的。

(1)惡性疾病

多數(shù)非轉移腫瘤,治愈后2年無復發(fā)者可考慮作腎移植,如有轉移及轉移傾向者則不能作手術。

(2)心血管狀態(tài)

尿毒癥病人往往有心血管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經(jīng)透析治療,其高血壓、心力衰竭等心血管并發(fā)癥大多數(shù)可以被控制。但有5%左右的患者雖然經(jīng)足夠的透析,仍不能糾正其高血壓,如果作腎移植,則考慮在移植前把病腎摘除。

(3)精神病和精神狀態(tài)極不穩(wěn)定者。

(4)肝炎病史

活動性肝炎患者不宜作腎移植,術后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可促進HBV的復制,加重肝臟損害。因此,乙肝表面抗原轉陰后轉氨酶正常6個月以上方可接受腎移植。

(5)下尿路解剖和功能異常

尿道狹窄、攣縮膀胱、神經(jīng)元性膀胱等導致尿路梗阻,排尿不暢,如在腎移植前無法糾正,術后將影響移植腎功能恢復。為解除下尿路梗阻,移植前需行手術處理。

(6)淋巴細胞毒抗體或PRA強陽性者不宜做手術,需<10%才可以做腎移植手術。

(7)感染灶

有活動性感染灶者不可作腎移植。容易存在細菌感染的有呼吸道、泌尿道、動靜脈瘺等處,如細菌培養(yǎng)陽性應用**素治愈,有結核病史應證明已治愈。對于巨細胞病毒所引起的中耳炎、齲齒、扁桃體炎、鼻竇炎等,應徹底治療。

(8)消化道潰瘍

因為腎移植后,須運用大量的糖皮質*素和大劑量的免疫抑制劑,這些藥物可引起消化道的潰瘍出血,所以對接受腎移植者必須了解有無消化道潰瘍病史,做好消化道的檢查,如發(fā)現(xiàn)有潰瘍病應給予治療。必要時在移植前宜作手術切除。

(責任編輯:吳潔媚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