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口腔科 > 口腔疾病 > 齲齒 > 正文

多吃這些食物預防蛀牙 天天3杯紅茶也可防蛀牙

2015-02-06 07:23:19      家庭醫(yī)生在線

近日,一歲半的菲菲不愛吃飯,還老用手去摳牙齒,向媽媽謝女士抱怨牙疼。起初謝女士沒當一回事,但后來一檢查菲菲的牙齒,發(fā)現前面的4顆門牙都變黑了,她覺得不太對勁,于是帶著女兒到醫(yī)院口腔內科就診。醫(yī)生檢查后確定為“乳牙齲”,長出的12顆牙齒都有不同程度的齲壞,最嚴重的4顆門牙已經變成黑褐色,而且發(fā)軟,只能拔掉。

乳牙早晚要換但也需保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兒童的飲食結構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尤其是糖及各種飲料等的消耗量大大增加,越來越多的小孩遭受著齲病的折磨。而很多家長雖然也開始注重孩子的牙齒保健,但卻也常常忽略了小孩乳牙的清潔和保健。在他們看來,乳牙早晚要換,治不治都無所謂,只要不特別痛就不會上醫(yī)院就診。

事實上,家長的這種觀點很可怕,可能會對小孩的牙齒生長造成危害。首先,齲洞若不妥善處理,不僅會使兒童感到牙齒疼痛進而影響食欲、咀嚼、消化、吸收和生長發(fā)育,等到病變越來越大,損傷到達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時牙痛會十分嚴重;當病變再進一步發(fā)展,會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膿腫,甚至頜骨骨髓炎,牙齒脫落缺失,甚至引起全身疾病,影響孩子健康。

其次,如果乳牙因齲壞早失,不但會影響恒牙的如期萌出,還會導致恒牙的排列紊亂,引起牙頜畸形。因此,一旦發(fā)現齲齒要盡早處理。

培養(yǎng)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是關鍵

乳牙齲的危害很大,但只要家長讓孩子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乳牙齲是可以預防的。

1、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做到早晚刷牙,飯后漱口,尤其是睡前刷牙。

2、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糖容易被細菌分解而產生酸,兒童的飲食多數都是甜的,這樣就為腐蝕性酸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因此要盡量減少糖的攝入量及攝入頻率。

3、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家長最好每半年至1年請口腔醫(yī)生給孩子檢查一次。家長要經常查看孩子的牙齒,發(fā)現情況,及時就醫(yī)。

4、接受專業(yè)的防齲措施。如:涂氟、窩溝封閉等。窩溝封閉是在這些易長齲齒的地方提前填滿高分子樹脂,隔絕外來的致齲因素。在孩子的磨牙新萌出的一年之內進行窩溝封閉效果最好。家長可以帶孩子到口腔醫(yī)院的預防科進行窩溝封閉來預防齲病的發(fā)生。

天天3杯紅茶可防蛀牙

英國營養(yǎng)協(xié)會總裁凱莉·魯克斯頓博士及其同事對有關飲茶與健康的多項相關研究進行了梳理分析,結果發(fā)現,紅茶可以抗擊導致蛀牙和牙病的兩類細菌:鏈球菌屬和乳酸菌。最有效的“劑量”是天天3~4杯紅茶??茖W家發(fā)現,即使紅茶中加了糖,也仍具防蛀牙作用。

研究發(fā)現,綠茶具有類似的功效,綠茶還有助于中和口腔中硫化物進而起到防止口臭的作用。另外,多項研究得出的大量證據表明,喝茶可以防止牙齒脫落危險。

魯克斯頓博士分析指出,口腔細菌作用于碳水化合物,輕易產生破壞牙釉質的酸性物質,進而導致牙齒組織受損,形成蛀牙甚至導致掉牙。紅茶和綠茶可以削減口腔炎癥,防止細菌粘附在牙齒上,抑制口腔細菌生長。茶葉中含有類黃酮等多種抗氧化成分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類丹寧物質兒茶酚等。

多吃這些食物預防蛀牙

1、香菇

香菇最能預防齲齒。首先,“蘑菇皇后”香菇所含的香菇多糖體,能夠抑制口腔內致病菌的生長,阻止牙菌斑的形成,防止齲齒。其次,香菇還含有一般蔬菜所缺乏的維生素D源(麥角甾醇),麥角甾醇經日光照射,可轉變成維生素D,可增強人體免疫能力,并能幫助兒童骨骼和牙齒成長。每100克干品香菇含有7.8克的粗纖維,就如同一把健齒的“牙刷”,咀嚼時與牙面發(fā)生機械摩擦,可以對牙齒起到清洗的作用,減少菌斑的形成。 香菇中還含有鮮香味的物質鳥苷酸和香菇精,氣味芳香,有助于口氣清新。另外所含的大量維生素C,同樣具有殺滅有害菌,保護牙齒的作用。

2、芹菜

芹菜中有大量的粗纖維,吃芹菜的同時就能擦去不少粘附在牙齒表面的細菌。對粗纖維食物反復的咀嚼還可刺激唾液的分泌,以平衡口腔內的酸堿度。

3、乳酪

牙齒最怕口腔中酸的環(huán)境,乳酪是最好的口腔酸堿平衡衛(wèi)士,其中豐富的磷酸鹽可以中和口腔中的酸性物質,不利于細菌活動。乳酪中還有大量的利于人體吸收的鈣,無論對于兒童牙齒生長還是成年人健齒固齒都有很好的幫助。

4、葡萄干

讓人意外的是,酸甜的葡萄干也是健齒的好食物。美國學者稱,葡萄干內含有多種抑制口腔細菌生長的化合物,齊墩果醇酸、齊墩果醛、白樺脂醇等,這些化學物質是植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有利于牙齒和牙齦健康,能夠有效地防止蛀牙、牙齦炎和牙周炎等。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