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呼吸頻道 > 呼吸科疾病 > 新冠肺炎 > 正文
肺炎
掛號科室:呼吸內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支原體肺炎支氣管肺炎小兒肺炎新生兒肺炎大葉性肺炎

面對新型肺炎如何調整自己心態(tài)?這些你要知道!

2020-02-03 16:29:26      

自去年12月以來,截至2月3日16時,新型肺炎的確診病例已經高達17272例,死亡達361例,更別說還有2萬多的疑似病例,在來勢洶洶的疫情下,每個人都覺得分分鐘下一個感染的就是自己。那么,在這新型肺炎疫情防控時期,我們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tài)?

面對疫情,兩種心態(tài)要不得

1、過度關注疫情發(fā)展,時刻抱著手機頻繁刷屏,注意力幾乎全部集中在搜索、轉發(fā)、分享各類疫情信息上。有些人則盲目跟風囤積各種物品,如米面糧油和抗病毒藥品等,義無反顧的往外跑,往家里囤。

2、另一種不可取的心態(tài)則與上述人群相反。部分人面對疫情顯得滿不在乎,到人群聚集場所也不做任何防護,總認為自己身體強健,病毒離自己很遠,無須大驚小怪。

不得不說,無論是過分關注負面消息讓自己時刻惶恐不安,還是在疫情洶涌時卻仍漫不經心,毫不設防,都不是理性對待疫情該有的心態(tài)。

我們無法逃避突如其來的疫情,卻可以選擇正確面對的態(tài)度。過度的恐慌不僅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疾病風險,更不利于應對疫情。盲目的放松則會令人降低警覺,做不到科學防控,疫情形勢將會更為嚴峻。

面對疫情,兩大心態(tài)最可取

1、關注疫情,正常生活。關注權威機構發(fā)布的信息,了解當前疫情的進展以及專業(yè)機構發(fā)布的防護知識。不要輕易相信未經核實的信息,更不要以訛傳訛。

2、自己要充分重視、正確應對,不必過于恐慌。傳染病構成流行有三大要素: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只要能控制住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就可以達到預防的目的。

面對疫情,大家要學會接受自己會有焦慮和恐懼的情緒,這也是人們面對危機時的正常反應,不要去否認和排斥它們。尤其現在各種信息傳播不斷,可主動學習權威機構發(fā)布的相關防護知識,只要接受科學指導,這個傳染病是可防可控的,避免被動接受謠言引起恐慌。

對全體中國人來說,2020年的春節(jié)人人都是抗疫者。無論是在治療第一線,還是在家自我隔離,都是在為消滅疫情做貢獻。

(責任編輯:馮莉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