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肝病頻道 > 肝病知識 > 肝病新聞 > 正文

慢性乙肝治療要授人以“漁”

2012-06-08 10:10:05      家庭醫(yī)生在線

  第二屆亞太肝病前沿論壇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莊輝介紹,這版歐洲《指南》強調,慢性乙肝治療應該追求“停藥后”持久的療效。

  九成患者渴望安全停藥

  慢性乙肝的三級治療目標:第一是理想治療終點,即達到表面抗原轉陰甚至出現表面抗體,也被認為“臨床治愈”;第二是滿意治療終點,即實現e抗原轉陰;第三是最基本的治療終點,即抑制乙肝病毒復制,將病毒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由吳階平醫(yī)學基金會肝病醫(yī)學部發(fā)起的、國內首個針對慢性乙肝患者治療需求的大型調查發(fā)現,超過90%的患者都渴望通過有效的治療,爭取安全停藥。

  2012年最新歐洲《指南》首次明確指出“停藥后”療效持久是慢性乙肝治療的關鍵。同時歐洲《指南》明確推薦:對e抗原陽性(俗稱“大三陽”)慢性乙肝患者而言,實現e抗原血清學轉換的最佳機會是接受長效干擾素治療;而對于e抗原陰性(俗稱“小三陽”)慢性乙肝患者,實現有限療程治療停藥后持久應答的唯一選擇是接受長效干擾素的治療。

  南方醫(yī)院感染內科主任侯金林教授解讀說:“歐洲《指南》之所以做出如此推薦,主要是由于對慢性乙肝臨床治療目標的認識進一步深入。上一版《指南》指出治療要獲得持久療效。最新版《指南》明確強調,持久療效指的是停藥后的持久療效。在目前臨床上主要應用的兩類藥物中,長效干擾素相較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幫助患者獲得停藥后的持久療效方面更有優(yōu)勢?!?/P>

  疾病治療亦可授人以“漁”

  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yī)院感染科主任謝青教授解釋道,“慢性乙肝是一個免疫介導的疾病,機體免疫功能低下導致病毒在體內的持續(xù)存在。停藥復發(fā)的主要原因是機體對病毒缺乏有效的免疫控制。長效干擾素和口服抗病毒藥物,在幫助患者獲得停藥后的持久療效上有差異。兩者作用機制的不同是主要原因。治療成功的關鍵,除了抑制病毒復制,更需要激發(fā)機體本身對病毒的持久免疫控制?!笨诜共《舅幬镏委熓莻€授人以“魚”的過程,通過藥物直接抑制乙肝病毒DNA復制,減緩疾病進展;一旦停藥,病毒繼續(xù)復制。而長效干擾素是個授人以“漁”的過程,其一方面直接抑制病毒復制;另一方面調節(jié)機體免疫經過有限療程的治療以后,機體免疫得到恢復,即使停藥以后,機體自身免疫可持續(xù)抑制病毒復制,不會出現疾病復發(fā)。

  一項大規(guī)模的全球多中心研究結果表明,針對轉氨酶水平五到十倍的“大三陽”慢性乙肝患者,接受48周聚乙二醇干擾素a-2a治療,停藥后半年61%的患者獲得e抗原血清轉換;對此類患者繼續(xù)隨訪至停藥后一年,86%患者能夠維持e抗原血清轉換,實現停藥后持久療效。

(責任編輯:劉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