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外科 > 正文

如何治療腸系膜淋巴結炎

2014-02-25 17:56:20      家庭醫(yī)生在線

腸系淋巴結炎是淋巴結炎中的一種,對人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脅,那這種病要如何治療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腸系淋巴結炎

腸系膜淋巴結炎一般認為因鏈球菌的血行感染所致,也有認為與腸道炎癥和寄生蟲病有關。多見于回腸末端。淋巴結呈多發(fā)性充血、腫大。腹腔內可有少量炎性滲液。鏡下可見淋巴竇擴張,中性粒細胞由小血管進入淋巴竇內,吞噬細菌。有的白細胞可因此而發(fā)生變性崩潰,形成細胞碎片或變性的物質。淋巴結內的血管也擴張充血,生發(fā)中心增生,竇細胞和免疫母細胞增生。該病多見于7歲以下的小兒。

分類

1、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本病常與上呼吸道感染有聯系。臨床表現為發(fā)熱、腹痛、嘔吐,或發(fā)生腹瀉或便秘。腹痛有時象絞痛在右下腹部,也可在其他部位,故易誤診為急性闌尾炎,在施行手術時才證明為腸系膜淋巴結炎。本病多屬病毒感染,一般自然痊愈(參閱消化系統(tǒng)疾病篇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專節(jié))。

2、慢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常由結核引起,伴腸結核或結核性腹膜炎,有結核病接觸史。臨床表現為慢性結核中毒征、低熱、盜汗、倦怠、納差、腹痛,可在右下腹或左上腹捫及腫大的淋巴結,壓痛明顯。抗結核治療一般效果較好。必要時可考慮外科手術。

治療

1 治療原則

1.1 若病史比較典型,腹部壓痛范圍比較廣泛,無腹肌緊張,可先行非手術治療,靜脈滴注抗生素,或用清熱解毒劑。應密切觀察腹部體征變化,如加重又難以與闌尾炎、Meckel憩室炎等疾病相鑒別時,仍宜剖腹探查,并將闌尾切除。

1.2 沙門菌感染引起胃腸道疾病以胃腸炎最多見,也有引起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的報道。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腸系膜淋巴結炎不同于病毒性淋巴結炎,好發(fā)于兒童或少年。細菌侵及健康搜索的淋巴結多表現為淋巴結內急性炎癥反應、出血及壞死,淋巴結內可分離出沙門菌。應先行保守治療,若形成膿腫或出現腹膜炎癥狀時,則行手術引流。

2 治療方式

2.1 非手術治療抗生素治療為主,并配合解痙鎮(zhèn)痛藥如山莨菪堿類。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不應手術治療,應予抗感染治療。治療方法 采用保守療法,按氨芐青霉素0.1g/(kg?d)加0.9%生理鹽水,每日2次靜脈滴注,聯合甲硝唑每日1次靜脈滴注。對發(fā)熱腹痛較重的病人加用地塞米松5mg/次,地塞米松用藥不超過3日。2日后查白細胞有明顯下降并有癥狀明顯緩解,繼續(xù)鞏固治療1周。

腸系膜淋巴結炎手術治療

經過2~3天的治療后發(fā)熱大多消退,白細胞明顯下降,腹痛癥狀明顯緩解,經過1周的抗感染治療多痊愈出院。

2.2 手術的選擇由于該病有時與兒童急性闌尾炎頗難鑒別,因此,對診斷不能肯定者,寧可開腹探查,否則讓已有急性炎癥的闌尾留在腹腔內可能貽誤治療。B超檢查是以闌尾的影像為直接依據,還可顯示腫大的淋巴結,是二者鑒別的有效方法。若病情尚穩(wěn)定或發(fā)病在6h以內,可繼續(xù)觀察,急性闌尾炎病情常進行性加重,應手術;急性腸系膜淋巴結炎??删徑狻H舨∏檩^重或發(fā)病在12h以上仍不能排除急性闌尾炎時,應行剖腹探查,行闌尾切除術。如果經抗感染治療仍持續(xù)腹痛6h,體溫不降,腹肌較前緊張者,就應果斷手術,避免闌尾穿孔,一般觀察時間不超過24h。如果經治療后,腹痛不劇烈,體溫也無明顯增高,血白細胞無繼續(xù)增加,可按該病治療,延長觀察時間,以避免不必要的手術創(chuàng)傷。如誤診急性闌尾炎行手術時,一般認為也是無可厚非的。因為如是急性闌尾炎而延誤手術,可造成穿孔和腹膜炎,甚至危及生命。術中發(fā)現回盲部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充血,應取腫大淋巴結作病理切片檢查。

預防

1 腸系膜淋巴結炎多屬病毒感染,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發(fā),或繼發(fā)于腸道炎癥之后。因此平時注意預防感冒發(fā)熱和注意飲食規(guī)律。

2 預后:本病預后良好,常在3~4天內自然緩解。

3 預防:對伴有發(fā)熱,特別是兒童及青壯年,如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癥狀應立即進行抗病毒、抗感染等治療,預防發(fā)生急性非特異性腸系膜淋巴結炎。

(責任編輯:吳敏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