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其它疾病 > 正文

患者切勿輕視痔瘡的癥狀

2014-01-08 20:09:40      家庭醫(yī)生在線

痔瘡發(fā)病普遍,男女均可得,任何年齡可發(fā)病,其中20-40歲的人較為多見,并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加重,所以有“十人九痔”之說。但是很多人見慣不怪,不注重痔瘡的治療,總是一拖再拖,把自己逼到痛苦的深淵。

痔瘡久患不治會引起不良后果,如脫出、腫痛、便秘、墜脹感、總有便意感等等,其中最嚴重的要數(shù)貧血。一般來說,痔瘡在排便時的出血量很少,或者較多但不痛,所以很多人置之不理放任不管。內(nèi)痔核出血,常有自愈傾向,如果解除誘因,3、5天之內(nèi)大多數(shù)能自行停止,但若因硬便或異物導致痔粘膜破損,或?qū)е轮摊彸鲅恼T因如便秘、熬夜、喝酒、吃辣椒等未解除,則出血會持續(xù)較長時間。如此一來由少積多,就會導致慢性失血性貧血而引起頭暈、目眩、氣喘、心悸、乏力等癥狀,甚至會對多個器官及系統(tǒng)的功能產(chǎn)生很大不良影響。

痔瘡如在初期錯失治療,會逐漸發(fā)展到第二、第三甚至第四期,痔核會脫出。這時糞便或粘液也會自動流出,無法控制,污染肛門,引起肛門搔癢。由于痔核總是露在外面,有時就會造成細菌感染,引起腫痛不適,甚則卡在肛門口,缺血壞死,疼痛劇烈,這就是“嵌頓痔”。

痔瘡不會發(fā)生癌變,但在臨床上常見到有一些痔瘡患者合并肛管直腸癌。有研究表明,有肛瘺、肛裂、肛竇炎、肛周膿腫和痔瘡病史的患者,有較高的肛管直腸癌發(fā)生率,一般認為是由于這些疾病的慢性炎性分泌物長期刺激肛管直腸而引起的。所以患上痔瘡,要及時治療,否則后果嚴重。

(責任編輯:徐蓓蓓 )

科大夫掛號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