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知識 > 正文

高發(fā)癌癥的5類人群是哪些?預防癌癥要遵守十原則

2018-01-15 10:15:09      家庭醫(yī)生在線

癌癥是一個失去正常調控機制而失控性生長的細胞。癌癥可發(fā)生于任何器官中的任何組織。當癌細胞生長和繁殖,它們就形成一個侵犯鄰近組織和能向全身播散(轉移)的癌性腫塊。治療和預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判定癌癥擴散和嚴重性的分期來決定。

哪些人群是癌癥的高危人群?

1、有癌癥家族史的人群(即含有癌癥易感基因人群);

2、在癌癥高發(fā)地區(qū)居住人群(如西江流域鼻咽癌高發(fā),潮汕地區(qū)食道癌高發(fā));

3、有癌前病變人群(如息肉、胃鏡發(fā)現中重度增生、異形增生等);

4、經常接觸致癌物質(放射物質、化學物質、廠礦企業(yè)污染物質)人群;

5、四十歲以上人群。對于這些癌癥的高危人群,有必要進行防癌體檢,特別提醒,四十歲以上人群最好每年一次體檢,對于高危人群應半年進行一次防癌體檢。

預防癌癥的飲食原則有哪些?

合理飲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許多癌癥是可以預防的。下面介紹一些預防癌癥的飲食原則:

原則一:多吃淀粉類食物。每天吃600-700g各種谷類、豆類、植物類根莖,加工越少越好。要限制精制糖的攝入。食物中的淀粉有預防結腸癌和直腸癌的作用,高纖維飲食有可能預防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胰腺癌的發(fā)生。

原則二: 不吃保存過久的食物。不要食用在常溫下保存過久、可能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原則三:堅持適當運動。每天應堅持鍛煉40~60分鐘,快走或類似強度鍛煉。

原則四:控制體重。避免體重過重或過輕,成年后要限制體重增幅不超過5kg,超重或過度肥胖容易導致患子宮內膜癌、腎癌、腸癌的危險性增高。

原則五: 不吃燒焦的食物??爵~、烤肉時應避免肉汁燒焦。直接在火上燒烤的魚、肉及熏肉只能偶爾食用。最好煮、蒸、炒食物。

原則六:不提倡飲酒。如飲酒每天不超過一杯(相當于250ml啤酒、100ml紅酒或25ml白酒),經常飲酒能增加患口腔癌、咽喉癌、食管癌等的危險。

原則七:制鹽和調料。限制腌制食品的攝入并控制鹽和調料的使用,高鹽飲食會增加胃癌的患病率。世界衛(wèi)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小于6g。

原則八:限多吃蔬菜水果。堅持每天吃400~700g各種蔬菜、水果,可使患癌癥的危險性下降20%,每天吃5種或5種以上的蔬菜和水果。

原則九:食物多樣化。注意食物多樣化,以植物性食物為主,應占每餐的2/3以上,植物性飲食應含有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和粗糧等。

原則十:減少紅肉攝入量。每天應少于90g,最好用魚和家禽代替紅肉。紅肉會增加結腸癌和直腸癌的發(fā)生危險率。同時要限制高脂飲食,特別是動物脂肪的攝入,應選擇恰當的植物油(如橄欖油等)。

(責任編輯:詹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