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疾病 > 腸癌 > 正文

結直腸癌是怎么發(fā)生肝轉移的

2017-09-01 16:26:52      

很多時候,醫(yī)生在診斷出結直腸癌時候,同時會告訴病人結直腸癌肝轉移了??梢娊Y直腸癌在早期就很快的發(fā)生了肝轉移。那么結直腸癌是怎么發(fā)生肝轉移的呢?

1、血行擴散,結直腸癌發(fā)生肝轉移 在結直腸上,含有非常非常豐富的血管,結直腸癌多在侵犯小靜脈后沿門靜脈轉移至肝內,發(fā)生肝轉移。結直腸癌診斷時已有10%~15%的病例轉移至肝內,尸檢則有2/3結直腸癌轉移至肝,也可先經Baston(巴斯頓)椎旁靜脈叢而首先出現肺轉移,其他臟器如骨、胸、腎、卵巢、皮膚均可發(fā)生轉移。如形成梗阻或手術擠壓時,易造成血行轉移。距肛門緣6cm以下的直腸癌血行轉移率最高,可達40%~50%;其次為上段直腸癌,約在20%以上。結腸癌的血行轉移率不足10%。

2、直接浸潤,結直腸癌發(fā)生肝轉移 結直腸癌的直接蔓延系循腸壁內淋巴管縱軸的垂直方向發(fā)展,即沿著腸管周徑及向深層浸潤,平行腸管長軸方向的擴散較少,因此,很少超越腫瘤上、下緣2~3cm以外。直接蔓延可以突破漿膜層而侵入鄰近器官如肝、膽、膀胱、子宮、陰道等,發(fā)生肝轉移。或造成腹腔內種植性癌癥播散。

3、種植播散,結直腸癌發(fā)生肝轉移

(1)腹腔種植:結直腸癌癌細胞侵犯至漿膜外時,可以脫落至腹腔內其他器官表面,引起腹腔種植播散。好發(fā)部位有大網膜、腸系膜、膀胱直腸凹、子宮直腸凹等,以盆腔直腸子宮陷凹附近較為常見;可以在陰道觸診時觸及硬結,也可以廣泛種植于腹腔內,形成癌性腹膜炎。

(2)腸腔種植:結直腸癌灶附近的腸腔內常有脫落的癌癥細胞附著,在粘膜完整時,癌細胞不會種植生長,但若腸粘膜有損傷,則可在破損處發(fā)生種植,這也可能是結直腸癌常有多發(fā)病灶的原因之一。

(3)醫(yī)源種植:多在手術過程中,種植于吻合口和腹壁切口。在手術時應采取防范措施,加以避免。

4、 淋巴轉移,結直腸癌發(fā)生肝轉移近年來對于大腸粘膜的超微結構研究確認,大腸粘膜內無淋巴管存在。因此,大腸的粘膜內癌無淋巴結轉移的可能,但如病變浸潤到粘膜肌層以下,則有淋巴結轉移的可能。

淋巴結轉移多在腸壁受侵后開始轉移,手術時已有區(qū)域淋巴結轉移者可達30%~68%。其轉移途徑是一般先轉移到沿邊緣動脈與結腸平行的淋巴結,再沿供應病變腸段的腸系膜血管到血管蒂起始部的淋巴結,此種先沿腸管平行方向走行,再沿系膜血管走向中樞的淋巴結轉移途徑,是結腸癌的特征。少數情況下,亦可不依次序而呈跳躍式轉移;尤其引流區(qū)的淋巴結有轉移而阻塞后,也可發(fā)生逆行性轉移入病灶的近側或遠側淋巴結。

有人統(tǒng)計在已有腸系膜淋巴結轉移時,距結腸近側或遠側7cm處結腸屬淋巴結尚有10%的轉移率。但直腸癌則不然,其淋巴引流出直腸壁后,立即沿直腸上血管走行,發(fā)生逆轉性轉移的現象非常少見,有人觀察489例直腸癌標本,僅1.7%有逆轉移;直腸癌淋巴結轉移發(fā)生率及轉移程度,比結腸癌嚴重。

(責任編輯:楊綺琴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