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疾病 > 乳腺癌 > 正文

豆制品怎么吃能預防乳腺癌 乳腺癌預防吃什么好

2017-06-23 09:40:14      家庭醫(yī)生在線

乳腺癌已經成為女性最大的殺手。近年來居高不下的乳腺癌發(fā)生率,讓更多的醫(yī)生把目光投射到乳腺癌防治上。針對乳腺癌的發(fā)病原因,一直是學者們研究的問題,此前有研究指出,乳腺癌可能在娘胎時候就已埋下病因。所以預防可從娘胎開始。

豆制品適宜隔兩三天吃一次

在這場學術會上,專家們提出,女性的乳腺發(fā)育分為3個關鍵時期。首先是胎兒期,是胚胎中乳芽的生長期;第二個時期是青春期,在這個時期,乳腺快速增長;第三個時期是哺乳期,乳腺的上皮細胞經過哺乳期才分化成熟。

在這三個關鍵時期,女性如果受到外界不良影響,都可能會為罹患乳腺癌埋下隱患。

比如準媽媽懷孕期間,就并不適合吃大量的豆類食品,否則可能造成孩子今后患乳腺癌風險提高。國際醫(yī)學雜志已有文章涉及到這個問題。他介紹,《腫瘤報告》雜志上有篇論文中提到,科學家用大鼠做實驗,在大鼠孕期15~20天中,每天給大鼠打20、100、300毫克不等的異黃酮。而等大鼠生下老鼠寶寶后,為這些新生大鼠模擬可能誘發(fā)乳腺癌的環(huán)境,結果發(fā)現,接受300毫克注射劑量的一組新生大鼠,患乳腺癌的比例最高。

準媽媽補過頭,胎兒毛病會更多

雌激素與乳腺癌的發(fā)生密不可分。乳腺組織是雌激素的“靶”組織,身體內雌激素的水平過高,雌激素與孕激素的平衡失調,都會導致乳腺癌的發(fā)生。

而懷孕時雌激素過高,同樣會傳導給胎兒。這樣的寶寶在日后長成過程中,一旦再受到乳腺癌的高風險影響,發(fā)生乳腺癌的比例就會明顯增高。所以,陳益定建議,預防乳腺癌,要從懷孕時做起,千萬不要吃得太多,否則如果準媽媽過胖,胎兒以后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高。這些都可以叫“胎源性疾病”。所以現在的準媽媽不要擔心吃得不夠,而要吃得均衡,合理。

3類素菜是預防乳腺癌利器

1、蘆筍

別名龍須菜,性微溫,味苦,甘,具有鍵脾益氣,滋陰潤燥,抗癌解毒等功能。

含有多種抗癌營養(yǎng)成分,尤其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C,是番茄的兩倍,而且含有一種豐富的組織蛋白,這種組織蛋白能有效地抑制癌細胞生長,同時還含有豐富的葉酸、核酸、硒和天門冬酰胺酶,可抑制癌細胞生長,并可防止癌細胞的擴散。研究證實蘆筍提取物對癌細胞具有抑制“拓撲異構酶”的活性促使癌細胞DNA雙鏈斷裂的作用,但由于明顯的劑量效應相關性,對于“拓撲異構酶”濃度較低的人體正常細胞不發(fā)生作用,這就使蘆筍抗癌具有了科學家最希望的選擇性:既可以直接抑制殺滅癌細胞,對正常細胞又沒有毒副作用。

2、大蒜

大蒜含有豐富的大蒜素和微量元素硒,一種非常好的食品,具有很多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功能就是可以預防癌癥。研究人員發(fā)現,經常食用大蒜的地區(qū),居民的一些癌癥的發(fā)病率遠遠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而且經過動物實驗證實,大蒜確實具有防癌的效果。不過,大蒜最好生吃,而且要弄碎食用,一般情況每周幾次就可以起到預防乳癌的效果。如果食用熟的大蒜,抗癌防癌的效果會降低,需要加大食用量!

3、猴頭菇

猴頭菌營養(yǎng)價值高,它所含的多糖體、多肽類對癌細胞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能明顯增加肌體內的蛋白組成成分,產生干擾素,進而增強抗癌防癌效果。癌癥病人常食猴頭菌,有助于升高人體的免疫球蛋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提升白細胞,增強人體免疫功能,起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