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治療 > 化學治療 > 正文

護理化療后胃癌患者

2016-10-20 09:17:01      

胃癌術后化療的護理

胃癌是人體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主要治療手段是手術切除及化療,而術后化療是治療的重要措施之一?;熕幬锏穆?lián)合應用在臨床上收到顯著的效果,但術后病人較衰弱,同時給予大量的化療藥物,對患者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故做好化療病人的護理十分重要。

心理護理

心理護理對疾病和治療往往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此類患者在心理和軀體上受到雙重折磨,尤其是術后化療的病人大部分都存在心理障礙,特別是大劑量聯(lián)合化療的病人,由于化療反映較重,往往出現(xiàn)疑慮、恐懼、緊張心理,故應給予病人安慰、同情、鼓勵,并應向其說明化療的必要性及有關化療的知識、認識、注意事項、副作用,使病人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起到積極的配合治療的作用。

重要器官及血象的觀察

術后化療的病人在開始化療前一定要了解其各重要器官的功能及損害程度,對于生命體征不平穩(wěn),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白細胞低下之患者應先予以治療,待身體狀況好轉(zhuǎn)后,再行化療。并在化療中及化療后及時復查重要臟器的功能及血細胞計數(shù)。如有重要器官損害及粒細胞低下者,應及時停止化療,給予積極的治療。

護理上要做到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以防止重要器官功能衰竭及院內(nèi)感染、溶血、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胃腸道反應的護理

在化療期間惡心、嘔吐、厭食、脫發(fā)、全身酸軟無力是化療病人最常見的副作用,故在化療前應充分向病人解釋,讓其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幫助其克服恐懼心理,保持樂觀態(tài)度,積極配合治療。注意進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可預防性在化療前給予鎮(zhèn)靜、止吐藥物。大劑量或聯(lián)合應用止吐藥,能有效的控制化療所致的惡心、嘔吐,減輕病人的化療反應。

化療用藥期間的護理

在化療用藥時盡量由操作熟練的護理人員進行,正確的選擇血管,應選擇一些較粗大、血流通暢的靜脈作為給藥途徑。無特殊情況應選擇上肢靜脈,對血管痙攣的病人應給予熱敷或輕輕按摩,以增加血液回流,增強血管彈性。且應注意為防止藥物對血管的刺激,輸入化療藥之前先給予生理鹽水100ml。

在輸人化療藥物時,應做到:勤觀察,多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藥物外滲或針頭刺穿血管壁所引起的藥物外瘺,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早期處理,一旦出現(xiàn)藥物外滲或外瘺應立即停止用藥,抬高患肢,并做好局部的外敷或局部封閉等處置。

對于術后是否化療,一般按如下原則:

1。 內(nèi)鏡切除早期癌,若切緣有癌殘留或瘤細胞浸潤至粘膜下需輔以化療或追加外科手術。

2。 若手術切除胃癌為T1N0M0期無需化療;

3。 胃癌為T2N0M0期,可以不作化療;但癌細胞若為低分化、淋巴管、血管、神經(jīng)受侵,年齡小于50歲,則術后需輔以化療;

4。 淋巴結(N)有轉(zhuǎn)移或其他器官(M)有轉(zhuǎn)移需要行化療。

5。 手術后化療時間:一般在術后四周左右開始

6。 術后化療次數(shù):如果手術能完全切除腫瘤,術后化療要堅持4-5個療程;如果手術不能切除腫瘤或切不干凈,術后化療應根據(jù)患者病情和狀況機動掌握,以提高生活質(zhì)量為主,癌前病變或部分早期癌可內(nèi)鏡下切除病變而不用外科開刀。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