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知識 > 腫瘤癥狀 > 正文

大腸癌有哪些早期癥狀?大腸癌可分成4類

2015-06-13 08:55:57      家庭醫(yī)生在線

最新研究表明,一種叫做具核梭桿菌的常見口腔細菌可引發(fā)大腸癌。研究人員指出,這一成果不僅將有助于開發(fā)早期診斷、預防與治療大腸癌的方法,也表明注意保持口腔衛(wèi)生的重要性。具核梭桿菌是牙周病主要病原菌之一,在口腔乃至全身感染性疾病中檢出率極高。此前一些研究發(fā)現,大腸癌患者相關組織中存在大量具核梭桿菌,但尚不清楚兩者之間是否存在直接關聯(lián)。

美國研究小組證實具核梭桿菌確實是大腸癌的病原菌,它通過一種叫做FadA的黏附因子侵入人類大腸癌細胞,進而“打開”腫瘤生長基因,刺激這些細胞產生炎癥反應并促進腫瘤形成。

大腸癌有哪些常見癥狀?

1、大便習慣的改變?yōu)榇竽c癌的早期表現。

2、便血是大腸癌的常見癥狀,但不少人自認為是痔瘡而延誤診斷。

3、腹部腫塊常提示大腸癌已不是早期。

4、大腸癌患者的其他癥狀還有腹痛、腹脹、腹瀉、黏液便、便秘、肛周疼痛(排便時加重)、貧血、乏力、低熱等。

1、右半結腸癌

右半結腸的主要臨床癥狀為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貧血、疲勞、腹痛。右半結腸癌導致缺鐵性貧血,表現疲勞、乏力、氣短等癥狀。右半結腸因腸腔寬大,腫瘤生長至一定體積才會出現腹部癥狀,這也是腫瘤確診時,分期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左半結腸癌

左半結腸腸腔較右半結腸腸腔窄,左半結腸癌更容易引起完全或部分性腸梗阻。腸阻塞導致大便習慣改變,出現便秘、便血、腹瀉、腹痛、腹部痙攣、腹脹等。帶有新鮮出血的大便表明腫瘤位于左半結腸末端或直腸。病期的確診常早于右半結腸癌。

3、直腸癌

直腸癌的主要臨床癥狀為便血、排便習慣的改變及梗阻。癌腫部位較低、糞塊較硬者,易受糞塊摩擦引起出血,多為鮮紅或暗紅色,不與成形糞便混和或附于糞柱表面,誤診為“痔”出血。病灶刺激和腫塊潰瘍的繼發(fā)性感染,不斷引起排便反射,易被誤診為“腸炎”或“菌痢”。癌腫環(huán)狀生長者,導致腸腔縮窄,早期表現為糞柱變形、變細,晚期表現為不全性梗阻。

4、腫瘤浸潤及轉移癥

大腸癌最常見的浸潤形式是局部侵犯,腫瘤侵及周圍組織或器官,造成相應的臨床癥狀。肛門失禁、下腹及腰骶部持續(xù)疼痛是直腸癌侵及骶神經叢所致。腫瘤細胞種植轉移到腹盆腔,形成相應的癥狀和體征,直腸指檢可在膀胱直腸窩或子宮直腸窩內捫及塊物,腫瘤在腹盆腔內廣泛種植轉移,形成腹腔積液。大腸癌的遠處轉移主要有兩種方式: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腫瘤細胞通過淋巴管轉移至淋巴結,也可通過血行轉移至肝臟、肺部、骨等部位。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