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疾病 > 乳腺癌 > 正文

哺乳時間短也致乳腺癌? 乳腺癌的典型癥狀

2015-02-01 08:46:08      家庭醫(yī)生在線

當你發(fā)現(xiàn)乳房出現(xiàn)酒窩,那你可就得小心了,這有可能是乳腺癌的征兆。許多乳腺癌并沒有明顯的疼痛感,在早期約5%的人可伴有乳頭血性溢液,當腫瘤侵犯皮膚時,多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凹陷點,這就是常說的乳腺癌酒窩征。那么,酒窩征是怎么回事呢?

乳房酒窩征如何形成?

乳房上出現(xiàn)凹陷,因形狀酷似酒窩,故人們稱之為“酒窩征”。這是由于乳腺癌在病變早期,乳房內部出現(xiàn)圓形或橢圓形無痛性單發(fā)小腫塊。之后,隨著病情的發(fā)展,瘤體周圍的組織出現(xiàn)反應性增生。當癌瘤組織浸潤到連接腺體和皮膚的纖維韌帶時,便會引起韌帶的收縮。但是,這種韌帶并不隨癌瘤一起增大,致使腫瘤表面的皮膚受到牽拉而出現(xiàn)凹陷,這樣所形成的淺表性皮膚凹陷,即是“酒窩征”。

“酒窩征”是乳腺癌病人典型表現(xiàn)

(1)皮膚粘連:乳腺位于深淺兩筋膜之間,淺筋膜的淺層與皮膚相連,深層附于胸大肌淺面。淺筋膜在乳腺組織內形成小葉間隔,即乳房懸韌帶。當腫瘤侵及這些韌帶時,可使之收縮,變短,牽拉皮膚形成凹陷,狀如酒窩,故稱“酒窩癥”。當腫瘤較小時,可引起極輕微的皮膚粘連,不易察覺。此時,需在較好的采光條件下,輕托患乳,使其表面張力增大,在移動乳房時多可見腫瘤表面皮膚有輕微牽拉、凹陷等現(xiàn)象。如有此癥狀者應警惕乳腺癌可能,良性腫瘤很少有此癥狀。

(2)皮膚淺表靜脈曲張:腫瘤體積較大或生長較快時,可使其表面皮膚變得菲薄,其下淺表血管,靜脈??汕鷱?。在液晶熱圖和紅外線掃描時更為清晰,常見于乳腺巨纖維腺瘤和分葉狀囊肉瘤。在急性炎癥期、妊娠期、哺乳期的腫瘤也常有淺表靜脈曲張。

(3)皮膚發(fā)紅:急、慢性乳腺炎時,乳腺皮膚可有紅腫。但在乳腺癌中,主要見于炎性乳腺癌。由于其皮下淋巴管全為癌栓所占可引起癌性淋巴管炎,此時皮膚顏色淡紅到深紅,開始比較局限,不久擴展至大部分乳房皮膚,同時伴皮膚水腫、增厚、皮膚溫度升高等。

(4)皮膚水腫:由于乳腺皮下淋巴管被腫瘤細胞阻塞或乳腺中央區(qū)被腫瘤細胞浸潤,使乳腺淋巴管回流受阻,淋巴管內淋巴液積聚,皮膚變厚,毛囊口擴大、深陷而顯示“橘皮樣改變”(醫(yī)學上叫做“橘皮癥”)。在肥胖,下垂的乳房常見其外下方有輕度皮膚水腫,如雙側對稱,乃因局部循環(huán)障礙所致;如為單側,則要慎重,提防癌瘤可能。

發(fā)現(xiàn)乳腺癌的三個方法介紹

一、看皮膚改變情況

早期的表現(xiàn):乳腺癌皮膚表現(xiàn)為皮膚凹陷,主要是乳腺癌侵犯腺體與皮膚之間的韌帶使之萎縮導致。

晚期的表現(xiàn):皮膚呈桔皮樣改變。因為乳腺腫瘤引起皮膚的改變,與腫瘤的部位、深淺和侵犯程度有關,通常有皮膚粘連,皮膚淺表靜脈曲張,皮膚發(fā)紅,皮膚水腫等。

二、摸乳房腫塊

早期乳房內可觸及蠶豆大小的腫塊,較硬,可活動。

一般無明顯疼痛,少數(shù)有陣發(fā)性隱痛、鈍痛或刺痛。

另外癌性腫塊在早期限于乳腺實質內,尚可推動,但又不似良性腫瘤那樣有較大活動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膚,腫塊就不能推動,病期亦屬較晚。

三、看乳頭溢液

引起乳頭溢液的原因很多,據文獻報告,有乳頭溢液的病例,乳腺癌的發(fā)生率為 1% ~ 45% ,平均為 14 3% 。乳腺癌有乳頭溢液臨床表現(xiàn)者在 1 8% ~ 10 4% ,平均為 4 0% 。

乳頭液可以是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乳頭溢液發(fā)生率約為3%—8%,溢液可以是無色、乳白色、淡黃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樣、血樣、漿液樣膿性。

誘發(fā)乳腺癌的因素有哪些

1、壓力過大 壞情緒偏多

(1)美國研究人員實驗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壓力會造成細胞和乳房組織的改變,這增加了婦女患乳腺增生或乳腺癌的風險。

(2)女性壓力過大、精神總緊張都會使身體的內分泌紊亂,同時女性性格也是一個關鍵的因素,過于內向,凡事悶在心里的女性,或者脾氣過于急躁,易怒的女性也同樣會干擾到內分泌系統(tǒng),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3)另外,很多女性認為乳腺增生沒有大問題,不會發(fā)展為乳腺癌。這種想法是不正確的。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沒有直接關系,但是乳腺增生如果越來越嚴重也是有可能發(fā)展為乳腺癌的。

2、晚婚晚育甚至不生育

(1)忙碌緊張的工作使得很多女白領選擇晚育或不生育。

(2)調查顯示,從未生育的婦女患乳腺癌的危險性,比已生育的要高出30%。

(3)正常健康的乳腺,需要孕激素和雌激素周期性的協(xié)同作用達到平衡,雌激素可使乳腺組織增生,孕激素可起到抑制雌激素和保護乳房的作用。

(4)而要使孕激素和雌激素達到平衡必須要經過至少一次正常的分娩和哺乳。

(5)如果35歲后才生育,月經經期已經經過了太長時間的重復,乳腺很可能出現(xiàn)了微妙的病變,這時再懷孕,體內激素水平激烈改變,也會增加患乳腺癌的幾率。

3、不哺乳或哺乳時間短

(1)越來越多的女白領為了工作而放棄哺乳,有些還采取各種方法抑制乳汁分泌。

(2)女性生育后身體會產生泌乳素,這種激素需要及時通過哺乳得到釋放,如果人為干預,抑制它的發(fā)展,就易造成內分泌紊亂。

(3)不哺乳的危害很多,不僅局限于乳腺,像甲狀腺、肝臟、子宮等也相應易出現(xiàn)問題。

(4)母乳喂養(yǎng)時間的長短,也關系著乳腺癌發(fā)病率的高低。哺乳時間短,或只用一側乳房哺乳,都可能誘發(fā)乳腺癌。通常來講,哺乳的最佳時間為一年。

專家提醒:定期體檢重于自檢

1、預防乳腺癌最關鍵的就是定期去醫(yī)院檢查,以往建議30歲以上的女性每半年做一次乳腺彩超,現(xiàn)在患病趨于年輕化,所以建議二十多歲的女性也最好能半年檢查一次。

2、平時在家也要學會自查,區(qū)分乳腺增生和乳腺癌包塊。

3、單純的乳腺增生是腺體的增厚,組織多呈一片片的,面積偏大,而乳腺癌的包塊多數(shù)是小面積的塊狀。

4、但是很多乳腺癌不一定能摸到包塊,有一些隱匿性的乳腺癌就是沒有包塊的,所以定期檢查還是最關鍵的。

(責任編輯:鄭夢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