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疾病頻道 > 腫瘤 > 腫瘤疾病 > 其他腫瘤 > 正文

老年人發(fā)熱的檢查診斷

2014-06-01 11:04:53      家庭醫(yī)生在線

發(fā)熱(fever,pyrexia)指口腔溫度在37.5℃以上(正常為36.3~37.2℃),或直腸內溫度在37.6℃以上。老年人的代謝率較低,其體溫可較青壯年人略低。老年人發(fā)熱最多見于各種感染。由于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高齡老人中暑也常見。低溫是指體溫低于正常,老人可因熱量不足也多見。那么,老年人發(fā)熱的檢查診斷方法是什么?

老年人發(fā)熱的診斷

發(fā)熱在臨床分為低熱37.5~38℃、中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以上。低熱常見于感染后或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超高熱是體溫升高到體溫調節(jié)中樞所能控制的固定點之上,多見于顱腦疾病、中暑等。

所謂原因不明的發(fā)熱(FUO)指持續(xù)3周以上,體溫超過38.3℃,經檢查后仍未能做出診斷者。

(1)老年人發(fā)熱常不典型:應注意老年人有時存在嚴重感染或其他致熱因素,但缺乏相應體溫反應。對于老年人不能僅憑體溫來判斷病情。特別應注意老年人不典型的肺部、泌尿系、口腔、皮膚軟組織等部位的感染及老年人結核病。

(2)實驗室檢查:應包括血沉、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糞常規(guī)及病原學檢查。若有必要,應立即進行血、尿、痰培養(yǎng)。選擇體液或骨髓的培養(yǎng),必要時多次進行。老年人感染白細胞增高常不明顯,但中性粒細胞增多提示細菌感染,單核細胞增多可見于活動性結核病等,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于寄生蟲感染、過敏性肺炎等。嗜酸粒細胞消失是診斷傷寒的一個有力支持點。免疫學檢查對結締組織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有異常發(fā)現時還需行皮膚、淋巴結或骨髓的活組織檢查。

(3)X線胸片應為必須。必要時可行CT、MRI或超聲學檢查。

(責任編輯:李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