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早教 > 心理 > 正文
焦慮
掛號科室:心理咨詢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抑郁癥心絞痛恐懼癥腦震蕩躁狂癥

父母夸獎孩子有大學(xué)問

2012-05-28 12:10:15      家庭醫(yī)生在線

  孩子的成長需要肯定與贊揚,就像花兒需要陽光與雨露,但如果只是一味籠統(tǒng)地夸獎,而不注意方法,會使孩子產(chǎn)生盲目的優(yōu)越感。這種長期缺乏以真實能力為基礎(chǔ)的“自我感覺優(yōu)秀”,容易使孩子過分依賴外界的贊美,形成脆弱的自尊。長大以后,會把自己的努力放在他人的評價上,一旦失去了夸獎與表揚,就無法接受,無法正確認(rèn)識自己和他人,也無法形成正確的自我意識。

  教育孩子當(dāng)然應(yīng)堅持“夸獎為主”,但事情都不是絕對的,要是夸獎孩子過度或過濫,教育孩子的效果不僅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適得其反。事實上,父母對孩子夸獎的目的在于激勵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適當(dāng)?shù)目洫動欣诤⒆訕淞⒆孕判?,但有些父母過分夸獎孩子,孩子對夸獎就形成了過分的依賴,而對批評,哪怕是善意的批評也會產(chǎn)生無原則的抵觸心理。這樣的孩子往往缺少自我意識,他們做一點小事都希望得到夸獎,否則就不做。由此可見,父母過多過分地夸獎孩子,會帶來很多負(fù)面的影響。

  一是如果孩子得到了父母太多的夸獎,就會形成不愿意努力就想得到夸獎的心理。因此,遇到困難容易退卻,缺乏信心,可能就很容易選擇放棄。大量的溢美之詞并不能幫助孩子樹立長期的自信心,反而會讓孩子在父母的夸獎聲中自我陶醉。

  二是過多的夸獎還會讓孩子錯誤地認(rèn)為自己的言行能夠討父母的歡心。久而久之,孩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因為自己想做或喜歡做,而是因為這樣做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夸獎。這樣一來,孩子就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時間長了,就失去了基本的辨別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意識。

  三是過分的夸獎會使孩子成為愛虛榮、驕傲自滿、自以為是的人。孩子一旦自滿起來,以后就很難糾正了。一些潛質(zhì)很好的孩子長大以后之所以沒能有所成就,正是源于孩子的驕傲自滿、狂妄自大。所以,父母在夸獎孩子時一定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詞,要在夸獎孩子的同時給孩子指出不足之處。因此,父母對孩子最好是“嚴(yán)在面上,愛在心里”。

  四是過多過分的夸獎,會帶給孩子不必要的困擾??洫劸哂袉l(fā)性和鼓勵作用,但夸獎過多,會帶給孩子壓力,形成焦慮。

  五是過多泛泛的夸獎會讓孩子逐漸“麻木”,不屑于再被夸獎。就好像如果父母不斷地給孩子買玩具,孩子體會不到玩具的珍貴,只當(dāng)父母是理所當(dāng)然應(yīng)該給他買玩具的人。夸獎也是一樣的,不管是多好聽的夸獎,孩子聽多了就不覺得稀奇,對夸獎所帶來的自豪感和快樂感就會漸漸遲鈍,逐漸變得不以為然。

  對孩子應(yīng)該有所夸有所不夸

  雖然賞識教育十分受推崇,但是父母不應(yīng)該讓夸獎成為孩子心中的太陽,沒有它就發(fā)展不下去,生活目標(biāo)不應(yīng)該被夸獎而左右。

  夸孩子,有時是一種鼓勵,能給他們帶來自信,但有時也是一種傷害,誤導(dǎo)他們傲慢自大。所以夸孩子,是一門深奧的學(xué)問。

  夸,不是無原則地戴高帽子,要講究方式和方法。比如夸孩子進步快,不夸他學(xué)習(xí)好;夸孩子的進取精神,不夸他居功自傲;夸他的自信,不夸他的自負(fù);夸他不拘一格的創(chuàng)新,不夸他照貓畫虎的模仿。

  這種夸對孩子來說才是最需要的,基本上有三個原則:

  夸具體不夸全部:有針對性地表揚,這樣孩子容易理解,知道以后怎么做。

  夸努力不夸聰明:在孩子做一件事的過程中,不妨夸獎一下他,讓他在鼓勵中更加用心。過程的努力往往正是獲得滿意結(jié)果的前提。

  夸事實不夸人格:“好孩子”這樣的詞語明顯是在夸人格?!昂谩笔且粋€很抽象很虛無的概念,如果你長期將“好”字掛嘴邊,會讓孩子覺得一頂大帽子壓在頭上,起不到鼓勵作用,反而會成為壓力。

  以前的父母信奉“不打不成材”,時代不同了,現(xiàn)在的父母更信奉“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其實這是兩種極端,既不是教育原則,也不是教育藝術(shù),更不是適用所有孩子的“絕招”。對于孩子來說,還是應(yīng)該中和一下,該夸獎的時候大力夸獎,該批評的時候嚴(yán)肅批評。

  賞識教育不一定就能夸出好孩子,減少對孩子的評價,特別是主觀評價,否則孩子將會失去自我評價的能力。

  盲目夸獎孩子不可取,因為孩子習(xí)慣了事事被夸獎、被贊美后,一旦做好某件事情后,沒得到夸獎或者表揚的話,他們就會感覺到生氣和失落。

  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來自于他獨立完成挑戰(zhàn),而不是父母的“夸獎”。父母要做的只是用平實的語言描述孩子做成功的事情就行了,表示父母知道了,并和孩子分享成功的快樂。

  夸獎孩子也要講究技巧

  6歲之前,孩子正是構(gòu)建自我意識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兒童,依靠外界對自己的評價來認(rèn)識自己。所以,這種外界的評價是很重要的,如果這個評價客觀中肯、包容接納,孩子能正確認(rèn)識到自己。

  對孩子不能盲目“夸”,孩子的自信和自我意識不是建立在別人的夸獎和表揚之上的,如果過度夸獎,只會讓孩子依賴于這些,導(dǎo)致自戀自大或自卑這兩方面的性格極端。

  有些父母可能要問:這樣說的話,那是不是就不能夸孩子呢?當(dāng)然也不是,夸孩子是給孩子的一種積極回應(yīng),孩子需要得到父母的認(rèn)可、肯定和鼓勵,并且通過父母給他的反饋來認(rèn)識自己。所以,夸獎孩子是需要動腦筋、講智慧的。

  一、夸獎要適時適當(dāng)

  如果夸獎太多會使孩子的自我感覺良好,認(rèn)為自己處處優(yōu)秀。我們夸獎的目的在于強化良好行為,通過贊揚讓孩子理解行為的內(nèi)在意義,逐漸獲得成長的內(nèi)在動機。當(dāng)孩子在專心做自己喜歡、感興趣的事情時,根本沒有必要去夸獎。否則會讓孩子對夸獎形成依賴性,等夸獎一旦消失,原本的興趣行為也就消失了。這樣的夸獎,不利于孩子興趣愛好的發(fā)展,也不利于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自主感和主動感等個性品質(zhì)。

  二、夸獎要態(tài)度積極

  有些父母忙于自己的事情或是心情煩躁時,對孩子所做的事情給予隨便的應(yīng)付,敷衍孩子幾句就了事了。這樣容易對應(yīng)該充分肯定的好行為表現(xiàn)冷漠,從而影響了孩子的積極性。所以,父母夸孩子要做到不管在什么情況下,都要用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來仔細(xì)觀察他們的表現(xiàn),耐心傾聽他們的講述,并理解他們的思想活動,然后,再對應(yīng)該肯定的言行進行充分的表揚。

  三、夸獎要重在描述

  當(dāng)孩子做了一件好事的時候,父母對他們的夸獎要具體到行為的描述上,比如“你幫媽媽擺碗筷,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真的很棒!”這樣的描述性夸獎能幫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他人的評價上。在這種情形下,孩子會慢慢學(xué)會自我評價,知道自己哪些方面做得對。

  四、夸獎要多夸努力

  父母對孩子的夸獎要少夸先天存在,多夸后天努力。外表的漂亮是天生的,夸獎多了易導(dǎo)致孩子自戀自負(fù),沒有任何的激勵作用。多對孩子的努力進行夸獎,認(rèn)可他們的進步和表現(xiàn),會使孩子受到鼓舞和激勵。

  五、夸獎要兩者結(jié)合

  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性,父母如果能將“夸”和“獎”兩者結(jié)合起來,教育效果將會更好。“夸”以精神表揚為主,“獎”也有適當(dāng)?shù)奈镔|(zhì)獎勵,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需要和滿足,甚至是一種促使其積極向上的動力。

  六、夸獎要鼓勵為主

  鼓勵與夸獎都是對孩子行為的正向評價,又稍微有所不同。夸獎重在結(jié)果,鼓勵重在過程,是對孩子努力的過程及行為進行恰當(dāng)?shù)拿枋觥_@樣的夸獎有明確的指向,而且極具激勵性,孩子特別容易接受。

  給孩子夸獎,是幫助他們建立自信、提高自我認(rèn)知和肯定的方式之一。但是父母應(yīng)該懂得:把對孩子無條件的愛表現(xiàn)為一味的夸獎會很危險。我們要愛孩子,但要有選擇性地夸獎孩子,不要讓孩子成為自己過度、過濫夸獎的犧牲品,否則只會弄巧成拙。

(責(zé)任編輯:方徽雯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dǎo)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