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懷孕 > 備孕 > 正文

夫妻備孕前要做些什么

2017-09-04 16:23:32      

夫妻備孕前要做些什么

1、孕前檢查必不可少

雖然如今很多小夫妻都是先孕后檢查,但從優(yōu)生優(yōu)育的角度考慮,如果夫妻兩人已經(jīng)確定要寶寶了,那么一定要提前去醫(yī)院做一次身體檢查,不僅只是檢查目前的健康狀態(tài),還應該讓醫(yī)生預先了解過去的疾病史,以此為基礎制定懷孕計劃。

孕前檢查項目主要是為了排除夫妻雙方過往的病史、現(xiàn)時的身體狀況,以及部分家族遺傳病也應該納入考慮的范疇。如果查出異常,如患有心臟病、糖尿病、肝炎、子宮肌瘤、結核病、甲亢、性病等,暫時都不應該懷孕,應先進行治療,待疾病痊愈后再懷孕。

如果是有可能帶給寶寶終身難愈的遺傳病,準爸媽們則應明智的選擇是否懷孕。

2、孕前2-3個月停止避孕

目前,很多小夫妻之間的避孕措施一般包括避孕套和避孕藥兩種。如果是使用口服避孕藥或采取避孕環(huán)的方法進行避孕的小夫妻,應該在準備懷孕的前2-3月停止使用避孕,至少要經(jīng)歷一次正常的月經(jīng)。因為口服避孕藥中含有的大量合成孕酮,會對胚胎發(fā)育造成影響。

如果準爸媽們是在避孕期間讓寶寶意外降臨,就應該主動請教醫(yī)生的意見,根據(jù)受孕的天數(shù)和口服避孕藥的影響來決定是否留下這個孩子。

3、夫妻提前3個月戒煙戒酒

酒能助性,很多小夫妻之間基本也是推杯換盞。如果你已經(jīng)決定要寶寶了,那么,準爸媽們就應該跟煙酒說byebye了。這是因為香煙中的尼古丁以及酒中的乙醇,對精子和卵子都有極大的損害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準爸媽們在停止煙酒之后,至少需要3個月的時間,讓體內(nèi)的尼古丁和酒精在新陳代謝中清除,這樣方能保證卵子的健康受孕。

4、備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葉酸

孕前補葉酸,目前已經(jīng)成為我國優(yōu)生優(yōu)育計劃中的一個重點。凡是到專業(yè)醫(yī)院進行孕前檢查的女性,均可免費領取國家補貼的葉酸。葉酸是胚胎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的重要營養(yǎng)素,女性身體一旦缺乏將會影響胚胎的神經(jīng)管發(fā)育,導致無腦兒、脊柱裂、腦膨出等畸形兒出生。

之所以要求備孕女性在懷孕前三個月開始服用葉酸,是因為葉酸在服用后要經(jīng)過4周的時間,才能使女性體內(nèi)葉酸缺乏的狀態(tài)才能得以糾正。只有這樣,寶寶在孕早期神經(jīng)管形成的敏感期中才有足夠的葉酸。

5、減少咖啡因的攝入

對職場女性來說,咖啡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小資的享受,還是支撐強大壓力的法寶。不少女性甚至是缺少咖啡就不能順利工作的狀態(tài)。但對于備孕女性來說,咖啡因可不是好東西。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喝咖啡至少5杯的女性,受孕幾率降低50%,每天少于5杯的女性中,則不存在這種副作用。

因此,專家建議廣大備孕女性,每天咖啡因攝入量應控制在200毫克內(nèi)(2杯以內(nèi)),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證受孕機會。

6、孕前孕后,慎用藥物

有些女性錯誤的認為,懷孕之后,就應該拒絕任何的藥物,在懷孕之前,則無所謂。而事實并非如此,某些藥物在孕前的使用,也極有可能造成受孕的寶寶承受到各種副作用。

都知道懷孕之后,一般在4-5周后才能夠發(fā)覺。因此,女性在進入備孕階段之后,就應該減少使用各種藥物,特別是抗生素或感冒藥。若是有需要用藥,也應該在醫(yī)生開處方前就要說明自己的懷孕打算。這一要求,不僅僅針對女性,丈夫也應該考慮到,某些藥物可能會使精子受到損傷。

7、夫妻一起定期鍛煉

良好的身體,是順利受孕的前提。因此,合適的孕前鍛煉能夠幫助準爸媽們提高受孕效率,如宮寒的女性,完全可以通過運動的方式改變自己的子宮環(huán)境,讓寶寶更快安家。一般力量小,耐力相對差,但柔韌性及靈活性較強,宜選擇健美操、游泳、慢跑等。

而男性在運動的選擇上,則需要拒絕過分劇烈的運動,以免讓高溫損傷到精子的活力。比如游泳、跑步、打球等都是不錯的選擇。不管選擇什么鍛煉方法,都應循序漸進,堅持不懈,才能真正提高身體的素質。

8、健康飲食

如果在懷孕前飲食健康,您將攝取并從受孕之日即為寶寶提供所需的營養(yǎng)。要飲食規(guī)律、均衡,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少吃加工和快餐食品。確保您的飲食包括:

碳水化合物:全麥(棕色)面包、面食、大米和谷物比如白面包、蛋糕和餅干更好。

水果和蔬菜:試著每天吃5份,記住水果或蔬菜顏色越鮮艷,營養(yǎng)越豐富。

蛋白質:可以從肉、魚、蛋、豆類及豆制品中攝取需要的蛋白質。

鮮奶和奶制品:它們含有大量對骨骼發(fā)育非常重要的鈣。

脂肪:試著從橄欖油等蔬菜來源或鮭魚、鯡魚或鯖魚等含脂肪較多的魚中攝取脂肪。

(責任編輯:家醫(yī)編輯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