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其他疾病 > 正文

小兒缺鐵性貧血要預防

2017-04-26 14:59:53      

一、合理安排膳食,增進鐵的吸收。安排膳食時,首先要保證每日的食物中有足夠的含鐵量,同時還應注意膳食種類的搭配要有利于食物中鐵質(zhì)的吸收。

二、制備和應用鐵強化食品,預防缺鐵性貧血。天然食品中幾乎沒有一種單純的食品能滿足人體營養(yǎng)的全面需要。因此,鐵強化食品的制備和應用對于預防缺鐵性貧血起著積極的作用。

三、積極去除可能導致鐵缺乏及缺鐵性貧血的病因。積極治療慢性失血性疾病,可防止此類病人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重視鐵缺乏癥的診斷和治療,有利于防止鐵缺乏的加重,降低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

四、重視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鐵質(zhì)的補充,防止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妊娠及哺乳期婦女對鐵的需求量大于平常需求量,此時應進食含鐵豐富食品或予以預防性補鐵,防止母嬰缺鐵性貧血的發(fā)生。尤其是對患有缺鐵性貧血的孕婦進行有效的治療,可降低缺鐵性貧血在新生兒中的發(fā)病率。

五、預防孩子貧血要及早。媽媽應在孕期即注意適當多食用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的肝臟、肉和血。另外結(jié)扎臍帶時,盡量將臍帶結(jié)扎在靠近胎盤一側(cè),使更多些血液回流到孩子體內(nèi)。鼓勵母乳喂養(yǎng),早期(4月齡)開始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如肝泥)。對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也應鼓勵多進食含鐵豐富和容易吸收的食物。

六、多吃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肝、腎、血、心、肚等動物內(nèi)臟,含鐵特別豐富,而且吸收率高。其次為瘦肉、蛋黃、河海產(chǎn)品,如魚子、蝦子等動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以紫菜、海帶、黃豆、黑豆、豆腐、紅棗、黑木耳等含鐵高,但吸收率沒有上述動物性食物高。植物性食物,如能同肉類或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水果共同進食,可大大促進鐵的吸收。

(責任編輯:陳曉 )

相關(guān)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guān)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