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育兒 > 學齡前 > 手足口病 > 正文

小兒手足口病常見征兆 家長須知患兒家庭護理措施

2016-11-07 08:54:58      家庭醫(yī)生在線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多發(fā)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xiàn)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xiàn)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shù)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shù)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fā)癥。個別重癥患兒病情發(fā)展快,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常見征兆

食欲下降

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食欲下降的情況,多半原因是因為各種不適感所引起,特別是一些口腔患有皰疹以及潰瘍的寶寶,發(fā)熱以及疼痛都會讓寶寶不愿進食。這個時候媽媽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的保證清淡的飲食,同時還要食物易消化以及易咀嚼,這樣才能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

皰疹形成

多半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皰疹的情況,而這種情況一般在口腔周圍比較常見,導致皰疹形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什么原因這個時候都應該讓寶寶多休息。專家提醒,在患有皰疹的一周時間內(nèi)應該盡量的多臥床休息,同時還要多喝白開水,這樣才能將體內(nèi)的毒素排出去。

同時家長還要特別的注意,一周時間后要根據(jù)寶寶恢復的情況來決定是否繼續(xù)休息,很多媽媽看到皰疹的情況稍微減輕的時候就擔心孩子攻功課落下而沖沖的將孩子送學校、托兒所或幼兒園。這些地方人群比較多,孩子在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如果接觸過密人群的話很有可能會再次復發(fā)。

因此媽媽要注意,一定要讓寶寶完全恢復后再送去學校以及醫(yī)院。而在手、足、臀部的皮疹,在初期階段不妨通過涂爐甘石洗劑來進行有效的緩解,如果皰疹形成或破潰的話,則可以通過涂0.5%碘伏來進行很好的預防感染目的。

高燒

很多患有手足口病的寶寶通常都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高燒現(xiàn)象,如果發(fā)燒情況不嚴重的話媽媽可以通過在家進行物理降溫的方法來幫助孩子退燒。但如果孩子的體溫如果超過38.5℃的話,這個時候應該盡早的送往醫(yī)院進行治療,并且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如果寶寶在發(fā)燒的同時還出現(xiàn)惡心、嘔吐、煩躁、精神狀態(tài)改變、嗜睡、厭食等情況時,媽媽千萬不要耽擱,盡早的送往醫(yī)院是最重要的,以免因為時間的耽擱從而讓孩子受苦一生。

感染

感染也是小兒手足口病正傳韓國有很多,其中感染就是其中的一種。很多孩子患有手足口病時,經(jīng)常會因為家長的不注意從而導致皰疹破裂,這個時候如果不進行及時的處理的話很有可能會導致細菌的感染,從而導致傷口感染從而化膿。媽媽千萬不要小看了感染,如果感染了一些嚴重的細菌以及病毒的話,很有可能會損壞神經(jīng)從而影響到患病部位的靈活運用。

小兒手足口病的家庭護理措施

1、消毒隔離:患兒在及時就醫(yī)的同時,避免與外界接觸,一般需要隔離2周,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患兒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暴曬。

2、清潔物品開窗通風:手足口病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jīng)常更換。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fā)感染。

3、口腔清潔:手足口病患兒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小兒,可以用棉簽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亦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預防手足口病細菌繼發(fā)感染。

4、飲食營養(yǎng):手足口病患兒宜臥床休息一周,多喝溫開水,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皮疹護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剪短孩子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孩子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兒,應隨時清理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如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

6、注意退熱:體溫在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如果孩子體溫高過38.5℃的話,應適當?shù)厥褂猛藷崴帯?/p>


(你想每天都收到三甲醫(yī)院兒科專家指導的權威育兒科普嗎?長按上圖,掃碼)

(責任編輯:莫克豪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