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兒科疾病 > 自閉癥 > 正文

如何知曉孩子自閉癥 三個方法治療自閉癥

2016-05-05 09:25:14      家庭醫(yī)生在線

兒童自閉癥相當可怕,較多的家長朋友開始關注此病,在孩子發(fā)病后就會有封閉的情況出現(xiàn),從而給患兒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傷害,大家應當多認識自閉癥的知識,將該病的癥狀了解透徹,往下看為大家介紹一下自閉癥的癥狀有哪些呢。

大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言語很少,會說會用的詞匯有限,即使會說也常常用手勢代替。另外有些還會在先前表現(xiàn)為言語能力正常,但在3歲至4歲半的時候出現(xiàn)言語能力的突然衰退,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多數(shù)患兒同時還表現(xiàn)無目的活動,如反復咬唇、吸吮等動作,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作刻板行為。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自閉癥病人大多表現(xiàn)對任何事情都缺乏興趣上面。自閉癥病人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同時,他們的還十分堅持自己的意見。些患兒堅持每天走同樣的路線去幼兒園,如有變動就會有大哭大鬧等明顯情緒不滿的反應。我們把這種行為稱作刻板行為。

多數(shù)智力發(fā)育比同齡兒遲鈍,少數(shù)患兒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動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議,有不少患兒的機械記憶能力很強,尤其對文字符號的記憶能力。自閉癥兒童常常在較長時間里專注于某種或幾種游戲或活動。不肯改變其原來形成的習慣和行為方式,難以適應新環(huán)境,多數(shù)患兒同時還表現(xiàn)無目的活動,活動過度,單調重復地蹦跳、拍手、揮手、奔跑旋轉,也有的甚至出現(xiàn)自傷自殘,如反復挖鼻孔、摳嘴、咬唇、吸吮等動作。

大多數(shù)患兒言語很少,嚴重的病例幾乎終生不語,會說會用的詞匯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兒會說,也常常不愿說話而寧可以手勢代替,常用“你”和“他”來代替他自己,還有不少自閉癥兒童時常出現(xiàn)尖叫,這種情況有時能持續(xù)至5~6歲或更久。語言問題突出:都說“貴人語遲”,其實這時一種病,大多數(shù)自閉癥兒童言語很少,有些雖然可以發(fā)聲,但是卻無法完成情景交流。另外有些還會在先前表現(xiàn)為言語能力正常,但在3歲至4歲半的時候出現(xiàn)言語能力的突然衰退,從而失去了情景交際的能力。我們把這種現(xiàn)象叫做失語癥。

社會交往能力差:自閉癥的孩子好像很喜歡一個人呆著,對父母沒有依賴性。對周圍的事不關心,自己愿意怎樣做就怎樣做,如果有人要和他搶奪一些東西,那么這些自閉癥病人就會使用暴力,他們不知道如何與人溝通,更不知道人與人之間要如何未出正常的關心,這就是一種社會交往能力的嚴重缺失。研究顯示,引起兒童自閉癥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酸性食物。若長期大量攝入,血液會隨之酸化,呈現(xiàn)酸性體質,使機體內環(huán)境平衡發(fā)生紊亂,從而影響幼兒的性格和心理發(fā)育。所以,當發(fā)現(xiàn)孩子有自閉癥時,在選擇正確的治療方法的同時要注意調節(jié)飲食的重要性。

兒童自閉癥的癥狀表現(xiàn)有很多,發(fā)現(xiàn)的時候要及時的進行解決。那么,兒童自閉癥該怎么辦?

雖然目前孤獨癥的干預方法很多,但是大多缺乏循證醫(yī)學的證據(jù)。尚無最優(yōu)治療方案,最佳的治療方法應該是個體化的治療。其中,教育和訓練是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目標是促進患者語言發(fā)育,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孤獨癥患者在學齡前一般因不能適應普通幼兒園生活,而在家庭、特殊教育學校、醫(yī)療機構中接受教育和訓練。學齡期以后患者的語言能力和社交能力會有所提高,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學與同齡兒童一起接受教育,還有部分患者可能仍然留在特殊教育學校。

兒童自閉癥治療方法,為孤獨癥的規(guī)范化治療提供了方向,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應用行為分析療法(ABA)主張以行為主義原理和運用行為塑造原理,以正性強化為主促進孤獨癥兒童各項能力發(fā)展。訓練強調高強度、個體化、系統(tǒng)化。

(2)孤獨癥以及相關障礙兒童治療教育課程(TEACCH)訓練該課程根據(jù)孤獨癥兒童能力和行為的特點設計個體化的訓練內容,對患兒語言、交流以及感知覺運動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核心是增進孤獨癥兒童對環(huán)境、教育和訓練內容的理解和服從。

(3)人際關系訓練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時光療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際關系發(fā)展干預(RDI)療法。

上述治療方法在國內一些孤獨癥康復機構已開展,獲取了較好的治療效果,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

對于改善自閉癥孩子的刻板行為,盡量幫他找到他感興趣的事物活動,多用其他的活動或玩具來吸引他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無所事事,以免他覺得太無聊,一直重復同樣動作。另外,讓這些重復的動作加以意義化,也是改善刻板化行為的方法之一,例如:如果孩子喜歡轉東西,你可以教他玩陀螺;如果孩子喜歡搖晃身體,你可以放音樂,讓他用不同的方式隨著音樂搖擺身體。

自閉癥孩子如果伴隨溝通方面的障礙,遇到挫折或不順心的事時,容易以哭鬧的方式或是自我傷害的方式表達,因此平時應多觀察他喜歡的事物藉以轉移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協(xié)助他用任何方式表達,找出哭鬧的原因,了解他的情緒。

如果自閉癥孩子因為欠缺忍受挫折的能力容易生氣、發(fā)怒,可以利用一些自我教導的策略,例如:發(fā)現(xiàn)自己生氣的時候,要告訴自己:‘我不生氣,因為我是乖寶寶;我不生氣,我要深呼吸,因為我是好孩子?!?/p>

有些自閉癥孩子對于危險事物不夠敏感,例如:有一些孩子習慣爬高,或是喜歡亂跑,因此要注意安全的考量。

(責任編輯:吳任飛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