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育兒 > 學齡前 > 手足口病 > 正文

如何應對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法

2015-01-02 07:23:50      家庭醫(yī)生在線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fā)傳染病,以嬰幼兒發(fā)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發(fā)生,5-7月為高發(fā)期。發(fā)現(xiàn)孩子出現(xiàn)手足口病的癥狀,不必驚慌,一定要盡早去醫(yī)院治療。

如何應對手足口病

1、消毒隔離首先應將患兒與健康兒隔離。患兒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一般需隔離2周。患兒用過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應徹底消毒。一般常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曬?;純旱募S便需經(jīng)含氯的消毒劑消毒2小時后傾倒。

2、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患兒居室內(nèi)應空氣新鮮,溫度適宜,定期開窗通風,每日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乳酸的用量,按每10平方米的房間2ml計算,加入適量水中,加熱蒸發(fā),使乳酸細霧散于空氣中。居室內(nèi)應避免人員過多,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fā)感染。

3、休息及飲食患兒一周內(nèi)應臥床休息,多飲溫開水?;純阂虬l(fā)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故飲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口腔有糜爛時可以吃一些流質食物。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4、口腔護理應保持口腔清潔,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每次餐后應用溫水漱口,口腔有糜爛時可涂金霉素、魚肝油,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

5、皮疹的護理患兒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應寬大、柔軟,經(jīng)常更換。床鋪應平整干燥。剪短患兒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嬰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皰疹破裂者,局部可涂擦1%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

6、發(fā)熱的護理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等度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患兒多飲水,如體溫超過38.5℃,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退熱劑。

7、注意觀察病情變化由于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也具有侵害腦和心臟的特性,可引起腦膜炎、心肌炎等并發(fā)癥,故家長應嚴密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發(fā)現(xiàn)患兒有高熱、劇烈頭痛、嘔吐、面色蒼白、哭鬧不安或嗜睡時應立即到醫(yī)院就診。

手足口病的治療方式

1、輕癥者可給與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療;重癥患者還應密切監(jiān)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jiān)測血壓、血氣分析及胸片。

2、藥物治療,常用的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中藥等,它們作為高效廣譜的抗病毒藥物,具有明顯縮短發(fā)熱及皮損愈合時間,減輕口腔皰疹疼痛作用。

3、抗感染治療,局部可用漱口藥物含漱、涂抹。

4、鍛煉體質,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以抵抗病毒感染和防止病毒性疾病的復發(fā)。

5、重癥患者需要住院進行治療。

手足口病如何護理

消毒隔離

1、一旦發(fā)現(xiàn)感染了手足口病,應將患兒隔離,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寶寶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 皮疹消退和水皰結痂。一般需要隔離2周。

2、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曬。

3、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fā)感染。

飲食營養(yǎng)

1、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yǎng)。

2、寶寶宜臥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

3、患兒因發(fā)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愿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 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后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涂于口腔糜爛部位,或涂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fā)感染。

皮疹護理

1、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jīng)常更換。

2、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干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涂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鎮(zhèn)靜止癢劑等。

注意觀察病情變化及時對癥處理

1、定時測量寶寶的體溫、脈搏、呼吸。

2、小兒手足口病一般為低熱或中度發(fā)熱,無需特殊處理,可讓寶寶多喝水。

3、體溫在 37.5℃~38.5℃之間的寶寶,給予散熱、多喝溫水、洗溫水浴等物理降溫。

(責任編輯:姚曉珠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