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醫(yī)生在線首頁 > 兒科 > 育兒 > 疾病護理 > 正文
巨細胞病毒感染
掛號科室:感染科 同類疾?。?a target='_blank'>手足口病天花病毒性皰疹炭疽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兒童孤獨癥有4原 12種表現(xiàn)癥狀需警惕

2014-04-03 03:17:18      家庭醫(yī)生在線

兒童孤獨癥是一種心理疾病,一般在幼兒期就會容易出現(xiàn)。所以,家長要學會辨認哪些癥狀說明孩子患了孤獨癥。同時,想要預防孩子出現(xiàn)孤獨癥的表現(xiàn)就要知道引起該病的原因都是什么。

兒童孤獨癥的原因

遺傳學因素研究發(fā)現(xiàn),單卵孿生子的同病率高于雙卵孿生子。孤獨癥的單卵雙生子同病率為82%,雙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0%?;純杭抑杏泄陋毎Y患者的較一般家庭中多,孤獨癥同胞及雙親的存在類似的認知功能缺陷和特定的人格特征,這些都表明孤獨癥的發(fā)病存在遺傳學基礎。

生物學因素患兒具有圍生期損害史者較正常出生嬰兒多,包括先天性風疹、巨細胞病毒感染、早產(chǎn)、難產(chǎn)、產(chǎn)傷、窒息等。孤獨癥患兒發(fā)生癲癇者較多(10%-15%),腦電圖多有異常。研究發(fā)現(xiàn),患兒左顳葉角部擴大者較多,提示大腦中顳葉可能有病變存在。

生化因素孤獨癥患兒的多巴胺、5-羥色胺可增高,血漿中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經(jīng)遞質(zhì)異常,但缺乏特異性;腦組織發(fā)現(xiàn)小腦部位有神經(jīng)細胞遷移的異常,浦肯野氏細胞數(shù)量的減少。另有研究報告孤獨癥可能與大腦邊緣系統(tǒng)、杏仁核、海馬回有關。還有研究認為孤獨癥與其出生后第一年內(nèi)的腦生長速度過快有關。

家庭因素可能因為父母對兒童教育方法不當或因父母個性中有一種特殊形式的遺傳,或二者兼有?;純旱母改肝幕酱蠖噍^高,父母性格較內(nèi)向,對子女冷淡和固執(zhí),家庭缺少溫暖。與父母親教養(yǎng)方式無關,而所謂一部分孤獨癥父母表現(xiàn)的冷漠和教養(yǎng)形式化其實表明父母可能存在輕型的類似障礙。

那么,兒童孤獨癥的表現(xiàn)有哪些呢?

兒童孤獨癥的表現(xiàn)

無語言型:通常會被誤認為聽力有問題或是失語癥。

立即仿說:分為有變化有彈性的仿說、沒有變化沒有彈性的仿說。前者被視為自閉癥兒童具有表達溝通的意圖;后者多半不具有溝通意圖。

延宕仿說:在一段時間之后喋喋不休地重復某些字、詞、成語、句子、整首詩或是歌曲,同樣也會有溝通性或非溝通性之分,而這種行為通常和情境、壓力有所聯(lián)系。

說話不帶感情:只是在告訴你,而不是和你談話,也沒有一般人說話時一問一答、一來一往的特性。

無法掌握音調(diào)、音量:說話時有如木偶一般,十分機械化,無法通過語音的音調(diào)、節(jié)奏、抑揚頓挫來表現(xiàn)情緒或是感受,也不能在不同的情境中使用不同的音量。

字義無法變化:如學校和校正,不能分辨其讀音。

代名詞反轉(zhuǎn):“你”、“我”、“他”等代名詞有混淆的現(xiàn)象。

不清楚肯定與否定的概念:常使用“不”,而較少使用甚至不會使用“是”或“好”。

文法結(jié)構不成熟:會使用自己的語言,通常只有常跟他接觸的人才了解其語言所隱藏的涵義。

很少發(fā)問:除了強迫性的行為表現(xiàn)外,他們很少會提出問題來發(fā)問。

固著性:不管情境的變化,重復地念著某句話。

不會使用因果性的語言:如因為、所以、因此、如果等詞匯。

兒童孤獨癥的表現(xiàn)癥狀一般有以上幾種,家長要謹記哦。

(責任編輯:張琴琴 )

相關文章推薦

    科大夫掛號引導

    合作醫(yī)生

    相關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