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擔心物品沾染細菌導致焦慮如何解決
幾年前看到婆婆在洗刷馬桶和倒生活垃圾的地方洗衣服,洗菜,之后就覺得他們家的所有物品都沾滿了細菌,感到很恐,之后每次去婆婆家或是他們來我家,他們走后所有接觸的物品,衣服都必須用消毒液清洗或擦洗,最近想的內容越來越多,總是懷疑一些問題,反復的想然后再找一些能讓自己放心的理由,但越是這樣越是不能控制反而更加的懷疑焦慮,比如說以前認為消毒后就干凈放心使用了,現在想到,有些東西是老公從婆婆家?guī)淼臇|西,就算消毒后也覺得很臟,比如被子,衣服,雖然用過,曬過但現在就是接受不了,想扔掉,現在堅決不會用,手摸過也會洗手后再摸其他東西,不然認為會把其它物品也給帶上細菌,這些東西就必須用酒精或消毒液消毒,能不用的就不要了,但有些物品,比如說刀具,碗什么的,還房子裝修時是公公住在里面,覺得好多不能擦先的地比如墻什么的很臟,自己盡量不會碰,如果家里小朋友碰到時了,就會給衣服消毒或洗手,不然再接觸其它地方就又要消毒,不然心里就會很不安,直到消毒為止,有些物品已經記不清是不是婆婆家?guī)淼?所以一直在回憶,確定,另一方面又告訴自己,已經用了這么久了,讓自己不要再想,另一方面卻在猶豫一些東西不再用或是扔掉,感覺總是為這個問題糾結著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全科
-
過度擔心物品沾染細菌而產生焦慮,可能由心理因素、認知偏差、生活習慣、家庭影響、缺乏正確認知等引起。 1.心理因素:可能存在強迫性思維,對清潔和衛(wèi)生有過度的關注和擔憂,導致焦慮情緒產生。 2.認知偏差:錯誤地認為只要與婆婆家有關的物品都必然帶有大量細菌,這種不合理的認知加重了焦慮。 3.生活習慣:長期形成的過度清潔習慣,使得對物品的衛(wèi)生標準過于嚴苛。 4.家庭影響:看到婆婆不衛(wèi)生的行為,在心里留下陰影,從而影響對相關物品的看法。 5.缺乏正確認知:對細菌的傳播和危害缺乏科學、客觀的了解,導致過度恐懼。 這種過度的焦慮需要通過調整認知、改變習慣、心理疏導等方法來改善。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學習正確的衛(wèi)生知識,逐步克服焦慮。
2025-02-10 22:4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y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y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過度擔心物品沾染細菌而產生焦慮,可能由心理因素、認知偏差、生活習慣、家庭影響、缺乏正確認知等引起。 1.心理因素:可能存在強迫性思維,對清潔和衛(wèi)生有過度的關注和擔憂,導致焦慮情緒產生。 2.認知偏差:錯誤地認為只要與婆婆家有關的物品都必然帶有大量細菌,這種不合理的認知加重了焦慮。 3.生活習慣:長期形成的過度清潔習慣,使得對物品的衛(wèi)生標準過于嚴苛。 4.家庭影響:看到婆婆不衛(wèi)生的行為,在心里留下陰影,從而影響對相關物品的看法。 5.缺乏正確認知:對細菌的傳播和危害缺乏科學、客觀的了解,導致過度恐懼。 這種過度的焦慮需要通過調整認知、改變習慣、心理疏導等方法來改善。建議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學習正確的衛(wèi)生知識,逐步克服焦慮。
2025-02-10 18: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潔癖癥? 一個人愛干凈是好事,但過于注重清潔以至于影響了正常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特別是社會交往,就屬于潔癖癥。較輕的潔癖癥僅僅是一種不良習慣,可以通過脫敏療法、認知療法來糾正。較嚴重的潔癖癥屬于心理疾病,是強迫癥的一種,應該求助于心理醫(yī)生。 查看全文»